吾家有女初长成,家有女孩,自然而然再决定要看哪一本书的时候,《养育女孩》就是首当其冲,悄悄告诉你,这本书其实已经买回来好久了,翻开纯属偶然,看完纯属必然。
整本书整体的感觉不错,很有实用性,但或许是作者是澳大利亚的史蒂夫比达尔夫,分析也是国外的情况:比如吸毒、喝酒等等。亦或许我们国家也存在,只是我们不得而知。
这本书将女孩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
1、安全感的建立(出生到2岁)
2、探索(2岁到5岁)
3、与人交往(5岁到10岁)
4、了解内心(10岁到14岁)
5、踏入成人世界(14岁到18岁)
1安全感的建立(出生到2岁)
时代的变化太快,信息量太多,我们被各种各样的育儿理念充斥着,至其中还掺杂者来自老一辈亘古不变的传统观念。
比如我:在闺女几个月的时候,我崇尚她哭的时候任她哭,她哭累了就不哭了;她不想睡觉,控制住她的四肢强迫她睡觉,曾经这些是我引以为豪的东西。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认识自己,我越来越觉得我自己错了,我把自己的不满通通强加在幼小的她身上,用我妈的话说:天下没有我这样的母亲,刚刚出生二十几天的闺女,会因为我的狠心,任由她哭,然后从床上跌落地上。
后来我一次次的被打脸,一次次的刷新认知,就像以前我跟她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她不妥协,我也不妥协,我气得打她,她呢则是死都不认为自己错了,而我却一次又一次的强迫他/她认错。
此刻,敲打着文字,挖着我的黑历史,然后对自己说:还好还好,她现在只是处在第二阶段,我还有机会弥补我的那些黑历史。
如今我再想对闺女发火,但还是极力忍住了。算是一种改变吧!究竟哪种教育方法是正确的,我想还是值得我跟张先生一起探讨的。
与其说是养育女孩,不如说是发现内在的自己,为女儿做一个好的榜样。
作者在书中说:
倘若你对路人友善,着装时欢喜,沐浴时歌唱;倘或你谈论他人时总带着善意,遭遇不平时总有办法疏解,那么你的女儿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吸收你的这些能量,收到你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管你承不承认,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绝对不会按照你希望的方式生活,他只会扯开你的和善面具,将你的面具画的乱七八糟,然后再还给你。
2、探索(2岁到5岁)
约翰鲍比和杰出的研究者玛丽爱因斯沃斯进行的关于儿童发展的最早试验表明:
那些有“安全感连接”(爱父母并信任他们会始终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宝宝往往是走的最远、最富有探索精神。
因此,这个阶段建立信任是必不可少的,信任不仅仅是宝贝对你的信任,也是你对孩子的信任。这个时候重要的不是冲突,而是你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她是否知道你是爱她的。
我们家最近经常上演这样的情景:某件事情,我没有按闺女的意见做,她就会很生气,会气的扔东西,然后就开始哭。
一听见她哭,我就特别烦躁,超级想反火,但还是努力让自己平复,尽可能的告诉她,如果她想解决问题,那就不要哭了,因为如果她继续哭,我会很烦躁,也可能会发火。
这个时候,她往往会停止哭泣,告诉我:她爱我,她想要我抱。我会回复她:我也爱她。
还有一件小事,闺女特别喜欢在床上玩玩具,然后扔的乱七八糟,每次回家收拾床,我都会心情格外烦躁,我会一边收拾床铺,一边让她收玩具,她起初是不情愿的,但每次在她收拾完玩具之后,我都会喊她过来抱抱,告诉她刚刚为什么我有点生气的命令她收玩具,但不管我生不生气,她永远是我最爱的宝贝。
就在刚刚,爷爷告诉我,闺女今天在床上玩完玩具,自己收拾了,她说:如果不把玩具收了,妈妈回来看到会生气的。
我不知道我的教育方式对不对,但目前与我而言,在她面前,我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得让她知道,妈妈也有情绪,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最爱彼此的。
在这个阶段,不特别给她女孩的衣服,玩的方便是选衣服的前提;让她多与自然接触,让她始终愿意,并且有能力做“自己的事”。
作者告诉我们:
在教导探索期的孩子的时候,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
替她们做;和她们一起做;看着他们做;让她们自己做。
话说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呢?
3 和他人相处(5到10岁)/发现内心(10岁-14岁)/为成年做准备(15-18岁)
这几个阶段呢?由于吾家女儿还未进入,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更像是在为自己看的。
比如:在和他人相处阶段,作者提出了7条核心技巧:
(1)享受彼此的陪伴;(2)学会轮流分享;(3):有同理心;(4)控制攻击性;(5)犯错或者伤害了朋友的感情时要道歉;(6)能够觉察情感;(7)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信任别人,什么时候不能。
而这几点不正是我们成年人与朋友相处的方式吗?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与朋友的相处方式对她们选择友谊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与其说是教育她们,不如说是教育我们自己。
在发现内心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花。
作者提出一种理念:他认为每一个年轻人都不是空瓶,而是被点燃的火花,而点燃火花的银引子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父母有一双火眼金睛去发现。
如果父母做不好,那就帮她找一个灵魂伴侣吧!比如书籍,比如年长的阿姨,那些可以欣赏你的女儿,并把她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并且能发现你女儿的独特之处,但此时,你也不要忘了,学会做别的孩子口中的好阿姨。
至于为成年做准备这个阶段,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是教会她有自己的目标和人生目的,让她弄明白什么对她是最重要的。而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适当的为她定“规矩”。
4 后记
后面的内容关乎“性感、网络、体重、酒精、毒品”等等社会存在的问题,无论是什么问题,父母能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作者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如果家有女孩,建议你翻开看看,不要以为有些问题还离你很远,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离你很近,因为作为母亲的我们,本身就是女性。
备注:此文完成于2020年3月24日晚间:这篇文写的我好累,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没有心流的感觉,又困,但又想将它完成,我想我是不是处在倦怠期了,算了,完成比完美重要,睡觉去了。
作者简介:雨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女子,有女汉子的性格,也有南方女子的细腻。爱好写作的工科女;热爱环保公益的志愿者,爱好阅读、朗读的性情女子。微信ID:tingting-860310.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下图公众号。每周更文1-2篇,其余时间更新每日读书笔记,说不定那句话就触动你的心灵呢?
PS:
妈妈,你怎么老是上班,我想让你一直陪我。
可以呀!等你幼儿园开学了,你不要去幼儿园,一直在家陪我吧?
不行。
那我要不要去上班?
那你陪我一小会,你再去上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