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作品的主题都与流浪有关,有凝重的宿命的味道。因此,我总想起摇摇晃晃的长途车,隐没在夜色中的小站,以及绿皮车火车上昏昏欲睡的旅人……
我认为,一直在路上,不曾为谁停留,这就是流浪的宿命。不去奢求终点站有谁为你守候,也不介意自己成为别人眼中行走的风景,毫无目的的,山一程,水一程,每一次的停留仿佛是终点,却更像是起点。
在夕阳下,在大漠中,甚至是满天星空下,一直在路上,那样的背影颇有些落寞的味道,要不要停下来,给流浪的心找到一个停泊的港湾;要不要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让满心的疲累从此有了爱的慰藉。既然,心若没有故乡,到哪都是流浪。一直,一直,需要走下去。
突然,听到了齐豫空灵的声音,“流浪,流浪远方,为了梦中的橄榄树”她的歌声中有三毛远走他乡的义无反顾,更有爱殇之后的一声叹息。三毛,这个谜一样的女子,荷西房间里还贴满了她的照片,可惜,这能并没有阻挡她前行的脚步,而在撒哈拉沙漠上的漫漫黄沙中似乎还有她与何西散步的背影……当她结束了漂泊,回到家里,已经满身伤痕,没有了荷西的爱情,她已经无法找到那一棵梦里的橄榄树,她没有勇气再继续走下去。脚下的路,不难行,可是心却早已无家可归了。
路在脚下,梦在远方,踏上一段新的征程,忘却一切的烦恼。多少年以来,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流浪的梦想,幻想自己有一天放下一切,去到远方,就像安妮宝贝一样洒脱——在一座城市里攒够了路费,看遍了那一座城市的风起云涌,然后再次出发,做下一个城市的过客,身心俱疲却内心丰饶,有文字描摹出城市风景最细腻的线条……
抑或是做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孩——把撒哈拉沙漠当成自己的下一站目标,忘记了生活条件的艰苦,忍受土著人的奇风异俗,似乎这样才配得上流浪二字。拘泥于形式,却忘了初衷——走到哪里,才算远方;又要走多远,才算流浪。
我还记得我唯一的出走,来到一座离家不远的城市。18岁的我第一次在父母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放飞自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那座城市。没有熟悉的街,更没有什么难舍的情结。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我睁大眼睛,想把这里新奇的一切用眼睛记录下来。我走走停停,当天下午就驱车回到了家里。那就是我那段小小的流浪经历。或者,也有偶遇,也有与谁的擦肩而过,到最后却没有为谁而停下匆匆的脚步。
背上行囊,再次上路。告诉自己,忘不掉的过去都是前行的负累。下一站,该去何方,我一直都在路上。
无戒21天日更写作挑战营,打卡第8天,晴空下的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