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就享受在舞台上表演,喜欢给观众带来笑声。走到荧幕前,他是一个令人喜爱的主持人;坐在屏幕后,他是一个专注而有心的导演。他是洛奇,ROCKY,一个比大部分人有天赋,也比大部分人努力的思考者。
洛奇,ROCKY
广东南方卫视主持人,编剧,导演
天赋
第一次和洛奇面对面进行谈话的时候,说实话我们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他语速快,逻辑性强,对自己所讲的东西充满自信。
用洛奇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他的天赋,语言能力强,善于表达。
他可以将繁琐复杂的理论融会贯通,然后再梳理成自己的言语表现出来,在荧幕前是这样,生活中同样如此。
高中的时候洛奇已经在学校做过主持,这时候的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大学,洛奇主持过新生晚会之类的活动,更在学校举办的主持人大赛中获得冠军。这时候的洛奇越来越自信,他开始相信自己能够站在摄像机之前、舞台之上。
“当时有个师姐看中我,叫我一起去接一些街头活动的主持人来做。那时候一场大概一百五到两百(元)之间这样子,但是我还是很开心。所以我就一直做,在学校期间我一直有接这样的街头活动之余,还是企图、尝试去做这一行,因为我觉得我这一生就注定是做主持的。”
这是洛奇第一次接触商业演出,出身于普通家庭的他有着自信和目标,天赋兑现的时刻似乎已经不远了。
认真
2005年,洛奇赢得了《魅力新人王》冠军,从此走上了专业主持的道路。不过其实在此之前,对主持行业怀着憧憬的洛奇已经失败过好几次。
大学期间洛奇曾考过三次电视台,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依然考不过;第三次,还是没机会。因为不是读广播主持专业出身,所以每当洛奇去到镜头前吃过不少亏。
洛奇说他第一次录制《FUN转娱乐天》的时候,一共四段串词,他用了三个小时才能顺利完成,因为紧张。
的确,没有什么事情是单靠天赋就能做好的。
拥有语言天赋的洛奇,在大学时期已经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那时候的他,家里只有一张床,于是他便每天蹲在电脑前面,吃着湛江烧腊饭,然后看美剧《老友记》,十个季度反复看。听听别人的发音是怎样的,看看别人的生活语句是怎样的,学学别人的单词是怎样的……
看剧看到了某一个点有灵感了,洛奇就按下暂停,马上拿笔在墙上记下笔记,然后再细细理解。洛奇说,到他离开这个房间的时候,整面墙已经被他写满了,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突如其来的英语知识点。
在洛奇自己看来,自己所获得的成绩很大一部分是天赋、贵人甚至运气驱使,但其实他总是对自己的勤勉和努力轻描淡写。
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洛奇的风格偏向诙谐和幽默,从《FUN转娱乐天》到《全民放轻松》等,无一例外。
而在荧幕中笑声的背后,其实更需要认真的思考和沉淀。而对于洛奇来说,这份认真和执着基于自己的能力,更多的则是源自努力。
天花板
从入行到现在,洛奇已经当了十三年的主持人。但当问到对自己最准确的定位,他认为目前是编剧,未来则是导演。
从一直向往的荧幕前转向幕后,洛奇的转变是因为他觉得碰到了“天花板”。
“四年前(开始的)的《谁语争锋》(是一个突破),我觉得它已经是我的顶了,所以我才转到幕后。因为我觉得不会有其他可以代替的了。”
在《谁语争锋》第一季的时候,洛奇也曾试过没有安全感。全省20多个地市的主播在录制现场,前辈偶像们也在,领导也在,当眼前的摄影机亮灯,洛奇就开始心跳加速。
这种不自信源自内心的自卑感,危机感。即使后来这种紧张感边没有了,洛奇依然觉得,要做成这件事,太难了。
这种困难,不单单是主持一个节目,在洛奇心中,更是节目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力。怎样传承和推广本土方言文化?如何建立属于本土的文化自信?本土方言有没有下一代?
这些想法,超出了洛奇对节目主持本身,他认为他需要做得更多,需要肩负得更多。洛奇说如果可以,他会坚持把《谁语争锋》一直做下去。
《谁语争锋》这个语言类综艺节目,让洛奇充分发挥所长,也是令他重新发现自我能力的一个机会——他不单是一个主持人,也是一个文化火炬的接棒人。
电影
涉足电影,则是洛奇拓展自己智力优越感的另一个开端。
去年的圣诞节,洛奇首部执导的电影《废柴外星人》上线,纵然之前也曾参与过电影的编剧和演出,但这是洛奇第一次系统性把控一部电影。
《废柴外星人》前后拍了六天,洛奇一开始以为自己的身体会熬不住,心里没有底是其中一个原因,他说第一天拍摄的关键词是“焦虑”,首日开机就拍到凌晨2点。
第二天和第三天,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已经让一些人支撑不住:导演部的场记小妹妹把晚餐吐到了监制的车头,打板的小哥哥次日就离职了……
在洛奇的认知里,电影是一个大型密集型高精度协作的系统工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做得不好,整件事就会打折扣。幸好的是,当这件事真正开始了之后,洛奇都坚持了下来。
“就好像,你第一次打开了‘性’这个命题。”洛奇说。
亢奋、投入、享受,洛奇在第一次执导电影中找到了兴奋点。根本没有时间睡觉,没有时间累,没有时间辛苦,即使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这种忘我的状态也是从心理直接影响着生理。洛奇自己形容这是“怒火攻心”。
为了专心做好导演的工作,目前洛奇已经把《谁语争锋》以外的主持节目都推掉。他把第一部电影视为新的敲门砖,第二部要在之前的基础上有进步,而第三部则是要达到跟人比较的阶段。
“我在电影方面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我希望以后能拍一些更接近自己内心的东西。”对于电影,洛奇依然保持着谦卑的心,“我不是通货,我还没有膨胀。”
从理工男,到主持人,再到导演,洛奇所做的东西都是由热情来驱动。其实他的“天赋”不止于语言表达,也不仅是善于总结方法,更是无止境不停顿的思考和付诸行动。
在洛奇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不停运转的大脑,正如他曾写下的一段话:
“不是工作有多充实,而是大脑有多充实。”
为何#同事同时#
与洛奇谈话,是一种很开放的状态:他时而天马行空,时而细腻到位,同时又不吝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想法。与其说他是一位受访者,倒不如说他是一个乐于分享的人,总能打开对方的一些新思维。最近SpaceX的重型猎盈首飞成功,他在朋友圈分享了这样一段话“对工作保持热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总能看到有人比你更热情,更专业,更跨界。”而洛奇自己,何尝又不是推动身边人热情和激情的那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