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思源南水北调。关注生态民生】#南水北调实践调查团#南水北调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社会实践第三天,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继续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践调查。在昨天的采访调查中,南水北调的水质问题被多次提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风险,表现在藻类过度蔓延、水源地污染、沿线危化品泄露污染等方面。首先中线工程采用明渠输水,结构全部为混凝土衬砌,改变了河床的透水性和多孔性,水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中正常新陈代谢减少,如果温度、光照、盐分等条件适宜,将会产生大量藻类,有可能引发藻毒素等物质。其次水源地面积大,丹江口口水库二级保护区水域面积388.27平方公里,一级保护水域面积131.03平方公里,如果水源区支流和主要城市江段下游污染物排放超标,库周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大,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水库,土壤中的污染物随径流入河流和水库,沿江弃置大量垃圾,对库区的水质平安构成隐患。另外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与地方交叉桥梁达一千多座,其中有很多国家高速、干道,通行车辆极其复杂且数量庞大,危化品车辆在桥梁部位发生意外事故概率较低,但会造成较大范围社会影响。但国家已经有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政策。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有要求。南水北调在规划设计阶段,包括工程建设以及现在的运行管理阶段都坚持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三先三后”,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二是客观上需要。以东线为例,在规划阶段,预测到2000年的水平,东线一期工程范围内输入两省化学需氧量,就是常说的COD入河量是35.3万吨,氨氮入河量3.3万吨。如果要实现III类水的目标,真正可以入河的是6.3万吨和0.53万吨,所以客观上确实有需要。而当时东线干线黄河以南有36个监测断面,这36个监测断面在治污之前只有1个断面是III类水质,3个断面是IV类水质,有32个断面是V类和劣V类的水质。总而言之,大家对于水质问题大可放心,每一个工程都会存在其利弊风险,南水北调的利惠及千秋。
思源南水北调,关注生态民生(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记: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