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江边的小路上总能看到一个老妇人搀着位跛脚老人在散步。确切地讲,那也不叫散步,甚至连明显的挪动都看不出。有时,你一眨眼的工夫,却发现他们竟走到路的尽头。
跛脚老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在一次战斗中,一颗从右腰斜穿而过的子弹使他倒在了战场上。苏醒后,他发现自己躺在部队的野战医院里,当医生告诉他以后不能走路时,他没有悲伤痛苦,甚至也没有骂人,对他来说活着就已经足够了。后来,在部队转移时,为了照顾他今后的生活,委派了一名护士长照顾他的生活。护士长就是现在的老妇人。她和跛脚老人没有什么名份,她只是把照顾老人当成了她的任务。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跛脚老人在护士长的照料下,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从次,每天黄昏,江边的小路上便多了一道雷打不动、风吹不摇的风景。于是,人们便多了几分猜想,多了几分同情。跛脚老人的脾气有些怪,常常自言自语或大声叫嚷着什么。这时,老妇人便温柔的贴得更近,喃喃地劝慰着什么,过一会儿,老人才慢慢平静下来。有时,老人就愣愣地望着远方,看夕阳如血的余辉洒下层层的光环。
多少年,人们象习惯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样,习惯了那对老人的存在。这一天,跛脚在散步时,突然象失了什么依靠似的倒下了。顿时,人们惊慌失措,好像倒下的不是一位陌生的老人,而是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可老妇人却很平静地说,他早盼着这一天了,对他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人们看着老妇人那平静的表情,好象倒下的不是自己朝夕相伴的人,而是位陌生的过路人。于是,在她的身后便留下了一连串的唏嘘声。
一连几天都没有看到跛脚老人了,人们都感到奇怪,怎么没了他们,感觉这黄昏、这小路好象缺少点什么。可到底缺点什么呢?人们一时又都无法明白。
几天后,又是一个晚霞如血的黄昏,老妇人终于又出现在小路上,只有她一个人。她仍在散步,确切地讲,那也不该叫作散步,甚至连明显的挪动都看不出,只是在你一眨眼的工夫,老妇人就走到小路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