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年,努尔哈赤蛰伏四十余年,终于正式反明,攻打抚顺等地。次年,明援兵辽东。最终惨败。此战,据说双方兵力都约十万。应当可信。后金八旗已6万,还有蒙古旗。此还仅是常备兵。遇此存亡之战,自然还会临时募兵。至于明自身八万,朝鲜,叶赫各一万,也难再多。明援朝初期就四万,后期吃紧也仅加到八万。明军惨败,主要还是低估了八旗兵实力。所以分兵之下,各路也就一两万人,杜松还敢冒进。萨尔浒大胜后,努尔哈赤,顺势灭了叶赫部。统一女真。
萨尔浒败后,以杨镐留在沈阳的部队和李如柏的一路退军,再调援兵,转守坚城要塞,不是问题。但明廷派了袁应泰这个不懂用兵的来。导致辽阳沈阳两大城池陷落。整个辽东局势崩溃。后来再用王化贞这种只会吹嘘的庸才,为广宁巡抚,前线败仗,直接弃城。一路逃到宁远。以北辽西诸城皆弃。
1623年,袁可立为登莱巡抚,从山东渡海入辽南作战。一度收复南卫三城。让后金损兵折将。努尔哈赤只得迁走辽南人口,只秋来抢粮。后来,抢粮也惨败。但袁仅一年便离职。
1625年,后金从辽阳迁都沈阳。经营辽西的孙承宗也离职。孙承宗的想法是,先建宁锦防线,再用辽人建军收复辽土。
公允来论,萨尔浒之后,一败再败,三四年间尽失辽东。兵马钱粮辎重损失无数。一时间是不可能收复辽东的。所以战略应该转向防守。等待恢复元气。中原地大物博,强盛时复辽不在话下。既然守,就要在容易的地方守。辽西走廊狭长,穿过辽西走廊,远到锦州设防。补给困难。也容易被围城,断掉归路,致全军覆没。风险大,代价高。即使成功,也无非就是多守了辽西走廊这块地。但其因狭窄,面积很小。所以放弃时都不该眨下眼睛。而山海关,城墙一路到海,只要防一面,不用担心围城。墙南就是燕云大地,补给能源源不断。连袁崇焕视察过山海关都说,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从登莱海路进犯辽南也一样。大军不能野战获胜,那也只有袭扰。无法深入。也就不能动其根本。所以也没必要投入太多。明廷对守山海关还是宁锦,争论过。最后选择了山海关。放弃宁锦,将边军撤回关内。但袁崇焕,在宁远不想撤退,愿独自守城。后来努尔哈赤军至,久攻不下,最终退兵。半年后便死。所以努尔哈赤很可能是被炮炸伤。这不合时宜的大捷,给了明廷一些错误的信心。又重新经营起宁锦防线。重搞孙承宗那一套。后来也确实在锦州和宁远抵挡住了皇太极的一次攻城。但也仅此而已。还被毁别处小城。防守宁锦本就是下策,当举棋不定,来回变动,更是空耗钱财人力。疲于修城调兵。最后宁锦也没能成为防线,反而套死了明。1531年修大凌河城,祖大寿被围,明没援军五六万。祖兵原三万,开城降时,仅剩一万。1540年冬,又因祖大寿,在锦州被围,最后洪承畴挂帅,八总兵会兵13万来救,最后仅剩3万人逃回宁远。祖大寿开城再降,被授汉军正黄旗总兵。皇太极可能因此役而死。他八月赶来指挥,九月就突然跑回沈阳。清说因为其宸妃病危。又因其死,悲伤而疾。两年后猝死。但实际上,九月曹变蛟曾选壮士夜袭清营,直冲正黄旗大营内大帐。砍杀多人。最后成功撤退。后来,清军破松山城,尽杀明将士,仅留元帅洪承畴及祖大乐。祖大乐何人也?可以幸免。自然是祖大寿兄弟。很耐人寻味。以前入口皇太极总亲征。但九月之后,再未出面。所以,其是否死于两年后也很存疑。后面还因其来不及立储,导致了短暂的继位之争。给了多尔衮,借立幼帝,摄政的机会。后来若不是,多尔衮意外骑马坠亡。应该会有禅让。毕竟从摄政王到叔父摄政王,再到皇叔父摄政王,最后到皇父摄政王。不臣之心己显然。
1529年绕开辽西走廊,皇太极倾巢而出,借道蒙古,入围北京。虽然明守城成功,但影响极大。第一,袁崇焕被处死。袁的忠心勿庸置疑,且守城有方。欲守宁锦,有袁或许不会像日后败得那么惨。第二,在勤王的队伍中,有一支因为军饷哗变。李自成就在其中。自此造反。清对明只算手足之疾。就算是围北京,也无非是第二次土木堡之变。明虽一败再败,却总打垮,因为有人有钱粮,总能重新募兵再战。所以从努尔哈赤占辽东后,过了二十多年满人还是在辽东。但流民却是腹心之患。破坏统治,凋敝经济,令明财政枯竭,难以运转。但光靠流民也不足以亡明。因为这次流民,主要是陕西饥荒引起。不是全国性的。完全可以扑灭。没有辽东战事消耗国库,或许还可以有效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