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父母,让孩子健康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8-11-29日,星期四

文/伶俐

非常开心昨晚能在学校听取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楚训英教授的专题讲座——《做智慧父母,让孩子幸福成长》,我想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分享给更多的人。

首先,我要向楚教授表达敬意,她全程脱稿,站着演讲一个小时。看上去楚教授至少是已过花甲之龄,她的精神风貌,她的精炼言谈,她的有效互动都让我深受感染。更让我感动的是,七点半结束的讲座后家长们进教室开班级家长会,九点钟我离开时,见到楚教授和几位工作人员站在校门口的冷冽寒风中售书,签名。我原本结束讲座后就立即买了书,因为我确实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愿错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但我没给楚教授签名,原因是人太多,且我认为重在书本精髓,签名之类不过是虚的。

出校门时,楚教授热情招呼:“如果没来得及签名的,拿过来我来签名”,教授郑重地在书本扉页上写上:孩子,你能行!

我能热切地感受到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一位几十年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和推广的专家对家教工作的重视和热爱。今天,我也想对楚教授说:谢谢您,做家长,我能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楚教授一小时的讲座,主要围绕孩子良好习惯的建立展开,分别从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与家庭激励机制的设立,以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阅读习惯来详细讲解,有思路,有方法,昨晚回家我已从作息时间先开始践行了。

其中,教授讲到:“身教重于言传”,我对此感触最深,今天想把这一个点拿出来重点解读。

本周二语文卢老师留的家庭作业是做一份“闯红灯”的调查活动。我和孩子放学后就地在校门口展开现场调查和记录。半小时下来,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件事情让我开始反思家长的言行不一致的及时效应和不良教育后果。我相信没有家长会教育孩子要闯红灯,可是我们自己明明白白是这样做的,还带着孩子一起做。试问,家长的言行还能树立起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威信吗?而孩子,也一定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我自己,也要深刻检讨。比如,我们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离不开手机;比如,我们教孩子与人相处要友爱,但自己在茶余饭后也难免搬弄是非;比如我们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自己却偶尔也会口是心非,敷衍他人......

前苏联伟大的英雄母亲在那本名著《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中写道:教育包含在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上,在你的每一个举动中,每一个眼神里,每一句说话里。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连你怎样工作,怎样休息,你怎样和朋友谈话,怎样和不睦的人谈话,你在健康的时候是怎样的,在生病中是怎样的,在悲伤的时候是怎样的,在欢欣的时候是怎样的---这一切,你的孩子是都会注意到的,他们是总要在一切事情上模仿你的……要知道,你应该经常和你的孩子在一起,他应该在一切事情上都感觉有你在他旁边,在这一点上,你永远不能怀疑。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身教重于言传,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苏格拉底有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雅思贝尔斯也有名言,“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做一个优秀或者合格的父母,是一份严谨而光荣的职责,也是为人父母者最重要的职责。这份职业是终身制的,不因孩子长大就意味着责任的结束,因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挑战。世上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有岗位说明、职前培训、在职训练等,唯有做父母缺少这样的教育,这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去补上的一课,且越早越好,越主动家庭越受益。

家长前进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路漫漫其修远,让我们一起为成为优秀的父母而努力!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