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1本书,用时5.5h)
作者:彭小六
本书主体内容讲了阅读方法的几个分类、如何做读书笔记。
一、碎片阅读
❇️工具:印象笔记。创建一个收集箱,把你所有乱七八糟的,只要能看到的文字、图片还有文章都收集进去。有了这个收集箱就意味着所有资料不会再零星分散到各处。你会统一地用一个地方对它们进行收集和保管。作用:零存整取。需要哪方面素材,输入关键词搜索即可。
❇️方法:找到内容之后,去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然后再经过加工、组合、创新变成我们自己的知识。
❇️生效方式:分享!因为在分享的时候,才能验证我们是否真的搞清楚了概念,同时也可以在教会别人的同时验证并巩固自己的方法。
❇️来源:“知乎日报”、“集客”、“简书”的热门,“得到”的一些专栏。
❇️提升记忆方法:想要记住一个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练习。知道某个概念️️️➖多次运用➖反复使用➖反复分享验证。
二、快速阅读
如何从一本书中快速、精准地找到对我们最有价值的信息。
❇️本质或者目的:迅速地让书本告诉我们,它是干吗的,它有什么价值,它值不值得我们为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步骤:因概少切复。
快速阅读的五个关键步骤: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
第一步是要学会提问。只有学会提问,大脑才会对内容感兴趣。注意多采用开放式提问,“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
第二步是预习。通过阅读目录和序言大体了解该书的结构。预习时,可针对部分重点章节内容画思维导图,也可针对提出的3个问题来画思维导图的主干,然后将寻找到的答案作为分支,完成一张思维导图。
第三步是扫读——“秋风扫落叶式”的阅读。在10分钟的时间里快速地把整本书翻一遍,翻书的同时荧光笔标记出我们重点关注的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图表、标题以及一些关键词。
第四步是“切”——切重点。就是把这本书里的核心概念搞清楚,这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整本书的核心。只有了解概念、串联概念、懂得概念,才能掌握概念。
方法1:九宫格笔记(快速阅读的重点),是整本书的关键内容全部摘录,并用一张图展现出来。首先,提出相关3个问题,围绕问题选择9个概念(关键词)填入。其次,通过抄句子、抄片段、抄例子等方式,对每个关键词进行解释。左后额,整本书提的3个问题,用这9个概念都能回答,同时也能找到让自己“啊哈”的点。
方法2:RIA便签读书法,就是把书里的片段用便利贴来呈现。如果有一些片段写得特别好,可以直接拍下来,做成一张张卡片,或者放到印象笔记里,标清楚这段话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这种方式来阅读,一本书核心的重点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总结了。
九宫格笔记关注整体,RIA便签读书法关注局部,两者互相补充。如果你只关注一个点就用RIA便签读书法,如果想阅读整本书的核心观念就用九宫格。
第五步即最后一步是复习。使用印象笔记等工具,帮助我们把九宫格图、知识卡片、RIA便签全部收集起来,让这些为我们所用。因为只有学会如何使用知识、改变我们的想法和习惯,才能做到认知升级”。
复习重要性:从知道到会用,需要复习;想记住书里的内容——让短期记忆长期储存在大脑中,也需要用复习来强化记忆。
复习方法:
(1)做完读书笔记之后,再看一遍书和之前做的笔记,再去做九宫格、RIA便签,就能够记得住这些“短期内容”。其中,复习时,九宫格笔记中“啊哈(AHA)”区要记录那些读书时感受到快乐、欣喜的地方;“接下来要做(TODO)”区需要填写接下来可以怎么做,而且行动目标要具体化、SMART化。
(2)分享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你分享得越多,学习的次数也就越多,所以教授别人内容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
三、如何做读书笔记。
首先,要明确WHY?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把书中最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去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其次,HOW如何制作读书笔记?作者推荐的步骤是在书上做标记、收集素材、整理素材、建立个人图书馆、输出、开始应用。
关于收集素材时讲到“整理学”上一句话:你看不到就会忘掉它,你看不到就用不到。所言极是。因此,我们应关注书中让我们恍然大悟、颠覆认知,甚至反常识的内容,收集起来。方法:(1)康奈尔笔记法:分成标题区(记录要解决的问题)、现状区、问题区和策略区(书中找应对策略)。(2)读书卡片法:把从书本中提炼出的碎片化重点浓缩到一张卡片上,变成系统的知识内容。(3)思维导图法、读书笔记PPT等。
收集素材后的整理极为重要:建立个人“图书馆”,分门别类整理好收集到的内容,让其条理清晰,以便我们以后想找某些资料时能够迅速检索找到。
然后,对于收集整理的素材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输出,不断升级认知。最后是尝试去做应用和各种实践。
四、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围绕着某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快速阅读多本书的方法。
碎弹:碎片化主题阅读,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围绕某个主题收集到碎片化的文章,然后进行集中式的阅读。
爆破弹:书籍式主题阅读。从最开始书单创建之前建立一个简单的认知,到建立书单、快速阅读、扫读、建立框架,到最后基于框架去寻找答案,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万能框架就是2W1H——“黄金圈法则”,即“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这三个问题,它可以精简地来解释任何一个主题。或者用思维导图把“5W1H”全列出来,然后去书中找答案。)
核弹:长时间研究一个领域。用你能接触到的所有方法慢慢地一点一点往前推进。可能时机不成熟,也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只要你一直在关注它,你就一直在学习它。
五、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才是成长和学习的根本目的——让自己幸福,让家人幸福。
阅读的幸福不是读了很多书,也不是读书速度有多快,而是把原来不懂的东西搞懂,原本纠结和迷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就是阅读的幸福。要获得这种幸福,就必须去理解所读的内容。
WHY?阅读就是升级我们的视角。
WHAT?哪些内容值得深度阅读。专业的内容、自己需要的内容、需要了解底层规律的内容、核心的知识、延伸性强的内容、感兴趣的内容、读一遍之后不明白的内容……
HOW?深度阅读的三个步骤——练兵场:寻找联系、探索冰山、多场景应用。如果遇到了某个现象,寻找它究竟能被哪些理论解释,试着举5个例子,来解释看到的这个内容,才能加深对该理论的印象。然后,要活学活用视觉化的表达,丰富自己的描述方式。
误区: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要记住所有内容。其实只要把概念理解到位,能产生更多的关联,能在多个场景中运用书中的核心概念,就是记住这本书的内容了。
六、如何将书中内容付诸实践?
特别喜欢书中最后所附洋葱阅读法学员苏珊娜的方法,超级实用:
那怎么把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①看完书的“封目序尾”,写下三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②阅读完后,回答这三个问题,并给自己写下接下来要完成的行动目标。③分析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需要做哪些努力,把它们细化到最小行动。④行动过程中不断修改自己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即使是一小步,但每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