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来到来到普安的第二周,我们已经渐渐熟悉和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上周辛苦磨课的张老师,今天终于要亮出成果了。上午她去一中参加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我帮她代404的语文课。严格来说,这是我来普安真正上的第一堂语文课,也正好借此机会真正接触这里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学情。
四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文以书信形式表达了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对和平的强烈渴望。通篇情感真实浓烈,文字中运用大量借代隐喻,这也是这节课需要学生理解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秩序良好,朗读认真有激情,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学习问题:1.朗读缺乏技巧,一味追求音量。2.习惯于接受式学习,主动探究能力弱。3.合作时没有分工意识,中下水平学生课堂学习边缘化。课堂中还出先了一个现象,刚一上课,学生不是翻开课本,而是拿出教材分析。这就意味着在学生的概念里,语文课就是学会生字,背会那些文本分析,什么自主学习,语用训练,方法习得在常规课堂里是无踪迹可寻的。就连在课堂中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时也会被看做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表现。这样语文课显然是和现代语文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教育而言,扶贫扶的是方法,支教支的是理念,求索之路上,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转变自身角色,化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盘活课堂,达到语文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