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风很大,突然感觉很冷,阴沉沉的,空气里夹杂一点雨丝。
哥哥迟到了,我虽然没有暴怒,但脸色阴郁,路上他和我讲昨晚做的噩梦,我只想快点把他送到幼儿园,怪他讲的太小声,我听不清,只他也不恼,加大了音量,说梦里爸爸送我们去坐火车,结果找不到我了,他很着急,只好回去爸爸停车的地方,找到爸爸,后来我也出现了,大意是这样,他说是噩梦,应该是我把他丢了吧。他走路慢,会停下来专心看别的东西,我不想等他,就自顾往前走,有时候还故意藏起来,让他看不到我,着急,下一次他就记住了,知道要跟紧我。所以好几次,他回过神,发现我不见了,然后快步跑着来追我。
这可能也是我小时候习得的方法吧,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旧习难改,忍不住就这样做了。看到孩子着急了,仿佛有一种胜利的快感,以此来惩罚他下次要记住走路不要东张西望。可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是活在当下的,当下发生的事情,只要吸引他注意的,他就立刻投入了。而我的惩罚只会继续,甚至加大力度,还让他长记性。
梦境反映的是他的潜意识,潜意识里,妈妈总会看不见,他跟丢了,这不是玩藏猫猫,是妈妈真的扔下他。
这不好玩,下一次,我可以不这样做吗?可以的,我努力试一试,改变旧有的思维,等他一下,我没有那么着急的事情,孩子很快就不要我等了,而变成了我需要他等。
如果我不曾教会他耐心和等待,他是不是以后也会甩着手臂,噌噌的往前赶路,忘记了后面年迈的父母跟不上他的脚步?
忘记了年幼的孩子,在欣赏路旁的风景,不自觉间被丢弃?
如果希望他以后如何对待老了的自己,我现在要如何待他?
有这一天,就会有那一天。
这一天和那一天,一个是因,一个是果。
幼儿园的门关闭了,需要等老师出来接。我离开了,告诉他,和老师发了信息,一会开门了你就自己进去。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远远的在路口看着,看到开门,看到他走进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