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基教授的《故事》这本书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非叙事写作,都是无法绕开的第一高山。但可惜的是,这本书很少有人能从头到尾地通读一遍。
第一是因为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理论书
第二是因为大部分作者都自负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无需这本书的加持。
不过,当你潜下心来,细细地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后,你会发现了一些过往不曾留意的蛛丝马迹。
下面,我们来一起啃啃这本书,看看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我们需要的解答。
01、什么样的故事,才算是好故事
故事创作者多半是因为自己胸中涌动的某种强烈的表达欲望而开始自己的故事之旅,但并非每一个有故事的人都能讲述出好故事。因为故事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固有的原理,所谓学科门槛,但这些原理并非显而易见的,如数学、物理学原理一般,而是隐藏在人性中的规律,是多变的,又是不变的。
——罗伯特·麦基《故事》
书里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故事,才算是好故事。
只有一个原则:
好故事探讨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发掘共通的情感。观众通过故事发现自我,体验人性的光芒,并以全新的方式去感受生活、宣泄情感。
注意:宣泄情感。
请特别记住这个提醒。
听故事的人需要从你这里获得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一种能够淋漓尽致宣泄出去的情感。故事就是建立通感的过程,通感的目的,是为了让观众丰富人性的维度,体验他人的人生,宣泄不曾宣泄的情感。
所以,创作者必须对人性有独到的见解,并用故事技巧引导观众的情绪,使之畅快宣泄。
这就引出另外一个话题:讲故事要有对象感——没有观众,故事就没有意义。
创作者必须尊重观众,任何轻慢观众的行为,都会使故事变得糟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尊重我们的观众呢?
严格来说,消费者购买任何产品都带着一个固定的预期,他们想知道他们购买的是什么,并且在打开包装盒以后,必须要发现里面的东西符合他们的预期,或者高于预期,他们才能产生满意的感觉。如果低于预期值,消费者就会对产品嗤之以鼻,拒绝再次购买。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任何商家都不可能用有限的生产力去抗衡无穷的欲望。
所以,商家在售卖产品时,都会用广告的方式引导消费者进入一个固定的预期范围,以此稳定消费者的预期值。
在电影界,这种方法叫做“定位观众”。
所谓定位观众是指:我们不想让人们茫然无知的来看影片,不知道该期待些什么,迫使我们不得不利用前二十分钟的银幕时间来为他们提供线索,将其引导向必要的故事心态,我们要让他们在落座之后便聚精会神的表现出一种我们意欲满足的热切口味。
适当的宣传固然占了“定位观众”的很大一部分功劳。但最重要的,是故事讲述者在创作之初就必须先将观众定位好。最有效的定位办法,是把作品类型化。类型化的过程,是要按照规矩办事。
类型决定着故事结构。
各类型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结构模型。有些模型可塑性很强,创作者可以自由发挥,有些模型则复杂而严密,不容创作者更改,否则,就会打破观众预期,成为烂片。
如犯罪类影片必须有一个罪犯和一个侦探。喜剧类影片在结尾处必须做到没有人受到伤害,跨越这一界限,则变成喜剧的次类型,黑色喜剧。
伟大的故事创作者,一定精通他所创作的故事类型及其常规结构。这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戴着镣铐跳舞。创作限制的原理讲求在一个障碍圈内获得自由,天才就像肌肉一样,如果没有阻力,它就会萎缩。
常规类型是讲故事的人的“诗歌”韵律系统。它并不没有抑制创造力,而是激发灵感。
没错,尊重类型,是一条规矩。
02、讲故事,就是一场纪律严明的军事演习
让我们看看,在这场演习中,规则和限制到底有多重要。迈向一个好故事的第一步,就是创造出一个小小的,可知的世界。
我们向往无限的宇宙,却对其知之甚少。我们厌倦了家庭的琐碎,原因是因为我们对其了解至深。
这就是限制的魔力。你所创作的世界越小,你对其了解的就越全面。
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世界,会把创作者的大脑拉成一纸薄片,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流于表面和肤浅,创作者的知识会被这个偌大的世界稀释,提供给创作者的选择也就越少。
稍有创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创作就是选择。
反讽在于,世界越大,看似选择很多,但你所熟悉的选择却少得可怜,于是你会向过往看过的小说、电影寻求帮助,从这些作品中剽窃想法、演绎对白,重炒文学的残羹冷炙,端上桌的必然会是乏味的拼盘。
故事的世界必须小到能够让创作者了解这个世界的宇宙观,像上帝了解他所创作的世界一样对其了如指掌。要做到,没有人能对这个世界提出质疑的地步,对每一个问题对答如流。
世界越小,创作者的知识就会越完善,选择就会越多。创作者就会不断创造完全新颖的故事,而不是陈词滥调,让观众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甚至每一个转折的烂故事。
烂故事,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创造的世界缺乏了解的结果。
在所有故事类型中,科幻类故事的限制是最多的,一旦你限定了科幻世界的范围,不管它是一座城市还是整个宇宙,你的规则都不能更改,而且你必须对其中的因果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让人物严格的遵守因果循环。
因为观众从看到它的第一眼,就开始对你虚构的宇宙进行一番去伪存真的考察。你一旦违规,观众就会觉得你是在违约,甚至欺骗。认为你的作品不合逻辑,不可信,从而拒绝接受。
03、结构即是人物,人物即是结构
说了半天,故事最重要的东西还没有出现,人物。
没有人,故事怎么讲?
即便是你要讲述一只猫的故事,也得把它拟人化吧,看看《动物世界》。
说到人物,书里又提出一个奇特的观点“结构即是人物,人物即是结构”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人就是剑,剑就是人”的剑术至臻境界,但其深层含义与这种对武术的理解一般无二。结构和人物是合一的,也只有达到这种合一的境界,才能让故事成为故事,否则,故事只能流于一系列事件的串联,失去其价值观传递的意义。
让我们来推导一下“结构=人物”这个定理般的公式是如何产生的:
结构是事件的排序
事件是人物的选择
人物选择出的事件,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决定了人物被塑造成何等模样
综上,结构的核心,是为了塑造人物。
这里有一个误区需要解释
人物不等于人物造型,以及一切观察可知的因素。
第一层:外貌、年龄、性别、性向、语言风格、动作手势、职业、气质等等。
第二层:性格、价值、生活态度、喜恶、小癖好等等
有人会把第二个层面当作人物。
错。
任何能够通过日复一日的记录某人的生活而获知的关于人性的所有方面,都只是人物塑造,而不是人物。
人物:是人在处于压力之下所作出的选择,压力越大,其选择便越真实地体现人物的本性。
经济学里有一句话:别听消费者说什么,要看消费者愿意为谁花钱,荷包才是最真实的消费者心态。
人物也是一样,别看他的长相、职业或者夸夸其谈的论调,要看他在追逐欲望时采取的行动,做出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他。
好的故事,就是把人物押在无数道选择题面前,逼迫他做出选择,并不断地把赌注加大,让人物暴露出人性中最隐秘,甚至连他自己都茫然不知的部分。
只有观众看到这最隐蔽的部分,观众才会长出一口气,心悦诚服的为你的故事鼓掌,对你传达的价值观产生思考。
《故事》里,麦基教授向我们传授了人物性格揭示的一套绝妙办法:对照和反衬。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不可貌相”
表面特征下面掩盖着一个深藏的本性,这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根本的办法。
把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成跟其本性完全相反的人物形象,一直是好莱坞无往而不利的手段。
反面教材是《第一滴血》中的兰博,一个外表和心内一样充满肌肉和杀手本质的形象,人物塑造和性格真相完全融为了一体,这也就是《第一滴血》只拍摄了三部就停止的原因(第四部中除了给观众售卖血性的镜头和对史泰龙的情怀以外,毫无看点)
正面教材则是《007》中的邦德,光鲜亮丽的花花公子外表下,始终隐藏着一个有思想深度的兰博,这种睿智的超级英雄对其花花公子人物塑造的反衬与揭露,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无穷无尽的愉悦。
于是《007》系列经久不衰,而《第一滴血》则成为我们怀旧的对象。
再次强调这一原则:
人物内心绝不能和他们的外表一模一样。
把这个原则再推进一步: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者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
这就是故事最精彩的所在:人物弧光
人物要在他所属的故事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光,让我们看到,故事开始时的那个人物,经历过一番选择、战斗和高潮之后,来到故事结尾时,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
人物在故事中彻头彻尾的变化,是观众孜孜以求看到的故事核心。这种变化传达出的深层含义,便是创作者要传递的价值观。
人物究竟该在何处停止选择?
毫无疑问,一定是在影片结束的那一刻。那么故事结尾意味着什么?对整个故事又有什么作用呢?
这个答案要从故事的艺术属性说起。
故事是时间的艺术,而不是造型的艺术。
故事的堂表兄弟们,不是绘画、雕塑、建筑这些凝固时间的艺术,而是音乐、舞蹈、诗歌,这些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完整篇章的艺术。
时间艺术最大的训诫就是:“最佳时刻必须留在最后”
一部影片的开头二十分钟精彩绝伦,结尾的二十分钟则一团糟,观众一定会对他嗤之以鼻,称其为烂片。可一部开头二十分钟不知所言,却在最后的二十分钟里无与伦比的惊艳的影片,一定会让观众拍案叫绝。
这就是故事这门艺术的本性。
故事创作者的心血,百分之七十五需要花在人物深层性格与事件创作安排上,而这百分之七十五中,必须有百分之七十五用在最后一幕高潮的设计中。
故事的终极事件便是作者的终极任务。
“除非你创造了高潮,否则你便没有说故事。如果你未能实现这一诗化飞跃,以臻与一个辉煌的绝顶高潮,前面的一切场景、人物、对白和描写都会沦为一个复杂精妙的打字练习而已。”
总结一下:
今天给大家介绍了美国著名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好故事探讨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发掘共通的情感。而要创作一个好故事,必须要尊重故事的原则,也就是说,讲故事,是一场纪律严明的军事竞赛,最后,我们了解到,故事里的人物是一个故事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好的故事创作者,会把心血放在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