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黑白的小照片,是我在吴江读电大时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
1986年春天,市供销总社发文通知,满2年工龄、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职工都可以报考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就读学校在供销总社的职校里。
我的条件都符合。为了圆大学梦,我报名了。商店领导显然不乐意:一旦考上,店里无端地少了一个上班人,而且带薪脱产两年。领导反对,我坚决要去,不知是哪来的勇气,我竟然电话到市总社,强烈要求报考电大。在市总社有关领导的协调下,我终于报名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培训,顺利地通过全国统考,如愿成为电大学生,由于语文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教语文的陈伏林老师对我印象深刻。
电大两年,在供销职校学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专业,财会、金融、法律、合同、营销,甚至于计算机语言都有涉及,考试依然是江苏省统考,不及格的话要补考,共两次补考机会。
第一年我们的职校在供销总社大院里,与农资公司、物资回收公司在一起,东侧是吴江拘留所。后来,供销总社新建了吴江商厦与吴都大酒店,我们的学校就搬去了湖滨石里村的新址上,一个远离市中心、毗邻东太湖的荒野地,那条通往市区的冷落小道就是现在热闹的流虹路。
两年的电大生活,有着太多的故事。这里暂且不表,继续看照片。
照片是在南方照相馆拍的,犹记得,照相馆的女主是个漂亮的女子,气质高雅。多年后,若要打印照片,我依然去这家店,她依然风姿绰约,虽然不再年轻。
那时,我居然烫了发,想必是上海烫的。从上海回来的那天,我卷着头发,身穿大红的薄型拉链衫,搭配蓝色牛仔裤,精神焕发,同事们都夸我洋气漂亮,像个时尚的上海人。
上电大前,我特意去袁师傅那里订做了一套西装,赭石色的,显成熟,有气质。至今,电大女同学聚会,她们都记得我当年的模样,方同学多次提及,还说,选择与我同住一室,第一面的好印象占了绝对优势。
是的,集中培训三个月,我与方同学同住招待所的一间房,后来,同住一间宿舍。友谊渐渐生根发芽,一直互有往来。
照片是在夏天拍的,我的真丝衣服可以作证。这件鹅黄色、绣着花、领口斜着结带的真丝衬衫是北厍绣服厂的产品。改革开放后,小镇经济迅猛发展,出口创汇的企业有达胜皮鞋厂、北厍绣服厂等多家,被称为外向型经济小花。肖水根、倪菊葆、陆德馨、凌桂荣、沈其南属于杰出的代表人物。
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在绣服厂有朋友有同学,也有当领导的老师,只要去找人,总能批得有折扣的条子,真丝面料,真丝服饰,甚至订做衣服,非常方便。
夏天,穿上透气滑爽的真丝服饰,飘逸凉快,楚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