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画面感

我们念诵唐诗宋词,总是那么朗朗上口,并且长期不忘。相信除了古诗词的韵律外,还有更多的元素让我们印象深刻,比如说其中之一的画面感。

在思维导图的行话中,有一图胜千言的名句。旨在说明图片记忆对人脑印象的深刻性。唐诗宋词中,文人墨客们经常会借景抒情,在文字刻画的图片里,让我们感受山水,日月,斗转星移的壮观景象,更能从中体会到来自自然的气魄。

在我们所熟悉的诗歌中,有太多唯美的画面。有写动物的,妇孺皆知的《咏鹅》,鹅的曲项高歌,洁白的羽毛,绿水下拨动的红掌。相信孩子们的彩笔下,都能描绘出一只活灵活现在水里嬉戏的大白鹅。古文中,写植物的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离离原上草,一岁枯荣”写月色的《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写山水风景的,更是数不胜收。里面的名言佳句,句句朗朗上口,耳熟能详。

就拿最近孩子读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舟行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且看第一句‘客路青山外’。客路可以理解,意思是在异乡行路,赶路,但是青山外是什么意思?人走路,能见一座座青山,而这些青山,又有些距离,是怎样的行路方式呢?下一句“舟行绿水前”马上把场景放在了脚下的小船头上,正劈波斩浪走在水里。哦,原来是舟行山水间这样的一个画面啊。这样的描述,把静态变成了动态,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记得赵薇在《致青春》的开头,就用了比较长的镜头,镜头里是流动的阳光照下斑驳的树影,仰望天空即视感。不知道是树影在移动,还是人在走,这个场景拉的越久,人的心就越来越安定,有一种恍惚的,回到从前的感觉。而下一帧的画面,是薇薇拖着行李箱走在新报道的校园里,好奇的东张西望。是不是这两种风特别的雷同呢?这样一种动态的风格,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下面一句对帐更是写出了场景中的纵横结构,一副立体的海航图出来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随着潮水涨起,两岸变的宽阔起来,平面的视角被拉伸延长,把顺风摆向的风帆刻画的更加立体形象。这一横一竖,把整个画面的空间架构刻画出来,视觉上更宽阔广袤。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个是海上落日后即将迎接幽深的夜晚,一个是江上的春天悄悄潜入了即将结束的隆冬。是月夜取代了太阳,还是春天推走了冬天?这样的一个切换,看到了光影交错,岁月轮回。一天天,一年年的更替,在时光里,最能消磨的是什么?最能见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诠释。唯有此情此景停留在每个人的心间。

古文中有太多的画面值得我们去推敲,去体会。前人用了太多美好的文字镌刻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喜欢阅读唐诗宋词,更多的,可能就是对这些美好景物的留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主讲/ 边义 上节讲了炼字、炼句和炼意,这节讲一下山水诗。 第一讲 山水诗浅说 1、何为山水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
    舞蝶儿阅读 8,278评论 0 15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11,843评论 4 29
  • 二十岁到三十岁跟着别人学走路,摔倒就摔倒了呗,还到处撞墙,碰得晕头转向; 三十到四十岁刚学会走,却硬要跑,难怪...
    帕客阅读 2,454评论 0 1
  • 与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是一种幸福。因为意气相投,即使有争论,也是砥砺,不会是意气之争。切磋琢磨,此之谓也。 君子如玉...
    王虎林阅读 3,452评论 2 3
  • 一、强烈愿望 有没有一本书让你看过就念念不忘?看到一篇文章,一个视频甚至是一句话你都会自动的与它关联起来。《活法》...
    小团子妈妈阅读 3,35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