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人吵架了,向我诉苦,我写了段话劝他,好像比较有效。这段话是这样的: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好人,什么是好人?好人就是无论你对他好,还是对他不好,他都对你很好的人,这种人很少,只占10%;第二种人是坏人,所谓坏人,就是不管你对他好,还是对他不好,他都对你不好的人,这类人也占10%;剩下的80%是第三种人,他们基本上是那种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的一类人。
我上面列举的比例数字,只是在说明一个概念,并不是严谨的科学调查。我想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多数人都属于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的这类人。
人为什么会生气呢?
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很多人生气是因为在人和人的交往中,你觉得自己曾经对某人好,而现在那个人没有像你当初对他那样回馈你,他亏欠了你,甚至辜负了你,于是你就觉得自己当初那样做真不值,觉得对方忘恩负义,你开始生气。
首先,当你在对别人施恩的时候,如果心里想着将来的回报,那么你的善是自私的善,是小我的善。
施恩于人,自己本不该放在心上,至于别人能不能记住,讲不讲回报,那是别人的事儿,从你施恩结束的那一刻起,这件事儿和你再也没有关系,若对方日后对你回报,你就当捡来的,不对你回报,你也觉得理所当然,心里毫无挂念。
你说,我就是个世俗小民,达不到这种境界怎么办。好吧,既然我们多数人都属于第三类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的人,此时你对别人好了,彼时别人回馈你的时候,你觉得没有当初你对他的好那样多,于是你生气了。其实,好这个东西很难具体衡量,很多时候只是你的主观判断,或许在对方眼里,他会认为彼时他对你的回馈,已经超过了当初你对他的好,他心里以为你一定很满意。
人们总是有一个心理误区,会不自觉放大自己的善,同时容易忽略和缩小别人的善。主观的东西是靠不住的,也无法衡量,在人际交往中,只要别人对你当初的善意有了回馈,你就应该满足,而不是衡量前后之间的差异,那叫斤斤计较。即使对方回馈为零,参照上面说的,又有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