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成虫像蜻蜓,但是只有几小时到一天的生命,所谓“朝生暮死”就是指蜉蝣。所以“浮生一日、蜉蝣一世”就是形容生命短暂、光阴易逝。
蜉蝣,虽然弱小,但它美丽至极,要用短暂的生命去追逐最后的光芒。“蜉蝣撼树”,则被比喻为力量弱小、自不量力。
蜉蝣是一种存在了几千年的生物,即使在三千年前的《诗经》里,也有它的身影。
-1-《诗经》叹蜉蝣
《国风·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wu)我归处。
蜉蝣那透明的翅羽,就像整洁的衣裳。它的生命就要结束,我的归宿又在何方?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那闪亮的翅羽,就像鲜艳的衣裳。它的生命就要结束,我的归息又在何方?
蜉蝣掘阅(xue),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shui)。
蜉蝣正破土而重生,就像雪白的麻衣。生命短暂却又可怜,何处寻我人生归宿?
蜉蝣一生经过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时期:雌虫产卵于水中;卵孵化为稚虫,在水中生活,存活几个月到一年,以植物或生物碎屑为食;稚虫成长后浮升到水面,蜕皮羽化为亚成虫,长出发达的翅;亚成虫一般经24小时左右再次蜕皮为成虫。成虫不再进食,一般只存活几小时,在这几小时的短暂生命中,蜉蝣飞舞着完成交配,繁衍后代后就立即死亡。
成虫的蜉蝣,美丽纤细。它的上颚完全退化,不饮不食,只为交配起舞,只为飞舞生存。它的翅膀透明闪亮,像是舞女纤细腰间飞舞的层层裙裾;它的头部触角细长,像是舞女抖动双臂飞出的绵绵长袖;它的尾部尾丝飘逸,像是舞女移步缓行拖着的长长飘带。在那阳光下、在那水雾中,蜉蝣的赤羽晶莹而艳丽,云卷而云舒,飘逸而隽秀,让人惊叹、令人动容。
从破土而出到麻衣如雪到死尸一片,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璀璨夺目的生命就在绽放的那一刻走向终点,还有什么比蜉蝣更让人垂怜,更让人叹息,更让人忧伤?
人生不也如此,注定会走向蜉蝣一样的生命终点,我们又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归处?
-2-赤壁辩蜉蝣
大概近一千年前,著名文豪苏轼与友人划一叶轻舟、泛舟于赤壁、对饮于长江,他们也像《诗经》《蜉蝣》的作者那样讨论蜉蝣一日与人生一世的哲学问题。在赤壁,苏轼写出了著名的《前赤壁赋》。
那天大家喝得兴起,友人扣舷而歌、吹箫而和,箫声呜呜、如泣如诉,苏轼就问友人为什么这么悲伤。
友人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哀叹人如同蜉蝣短暂生活在广阔天地,像渺小粟米随波漂浮在苍茫大海。友人哀叹人的一生只是短暂的须臾片刻,羡慕长江滚滚常流没有穷尽。
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看那不断流逝的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天上时圆时缺的月亮,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如果从事物易变的性质来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在发生变化;但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我们的生命一样无穷无尽。因此滚滚流逝的长江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你看,这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朵收到便听到声音,眼睛看到便成为风景,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这是造物者没有穷尽的大宝藏,此时此地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啊!
客人听了终于释然,“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人重新洗杯斟酒,吃它个一干二净,喝它个一醉方休,互相枕着恬然入睡,一觉睡到东方既白。
那一年,苏轼被贬湖州。之前他曾经在21岁时就到达人生的第一个巅峰——金榜题名、殿试第一,然后因为父母相继去世守孝沉寂了十几载;35岁苏轼开始走上官场,通过几年努力最高做到徐州太守,达到了人生的第二个巅峰,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改革派陷害,犯了“乌台诗案”,被押入狱、险些性命不保。
写《前赤壁赋》的时候,他正逢人生低谷,每天只有一百五十文钱过活,自己被迫在家中东坡一片田地里开荒,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自称“东坡居士”。
经历了人生的两上两下,苏轼终于变成了苏东坡,也看清了蜉蝣的一世。它告诉我们,无需哀叹蜉蝣朝生暮死的短暂,慨然生活就好,万物皆无穷无尽。
-3-蜉蝣看蜉蝣
现代科学认为,时间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就像坐在高速运行的列车上的人,它的时间会比静止在地面上的人慢一点点;当列车速度再快些,比如像发射升空的火箭,它会与地球上的时间有明显的时间误差;当列车速度足够快时,比如接近或达到光速,地球上的人会发现时间将会很慢或接近停止,而列车上的人则认为自己的时间如常。苏轼关于“万物变与不变”的论述从现代科学来看也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时间的快慢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观察者,时间真地不同!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蜉蝣的角度,它或许真地觉得:“朝生暮死”的一天生命一点也不短暂啊!因为它在那一天美丽过、辉煌过、绽放过;在那一刻,它尽享大自然的美好,比之水下苟且的生活好一万倍;在那一刻,它也尽享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与配偶飘然起舞、欲仙欲死!
猫如果进入狗的世界,那么它便会困惑;鱼儿如果遇到牛和马,那么它就会觉得陷入了险境。不同世界的生命必然有不同的体验、感受和认知,我们又为何为蜉蝣的生命而哀叹呢?
蜉蝣虽然自知弱小,虽然自知最多只有一天的生命。但这一天里它不食不眠,只为了交配而狂舞,只为了快乐而痴迷。它用光明的眼睛去看待时间,它用快乐的心情去体会生命,在它的心中,那一天的生命就是永恒。
我们的人生也似蜉蝣。
若是你的心中充满了光明,
那么你看到的一切都将是光明;
如果你的心中满是黑暗,
那么生命中也将是一片黑暗。
因此我们应该赞赏蜉蝣的羽翼: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悦矣,是我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