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

    一场接一场的雪落在后周的大地上,一个弥天的谎言成就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禅让”大典,“显德七年”瞬间变成了“建隆元年”,这个朝代就是“宋”,为昭示尊贵,常称“大宋”。


    大宋的雪是宿命的雪,寒冷是大宋的宿命。史载大宋正处于“第三寒冷期”,有宋以来,天气极寒,降雪极多。


    大宋的雪也和苏轼父子过不去。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57岁的苏洵带着20岁的苏轼、17岁的苏辙从老家四川眉山出发进京赶考。他们经汉中,越秦岭,过长安,出潼关,进入崤函古道时,已是北风呼啸,飞雪连天。父子三人戴笠披蓑,迤逦前行,途经崤山脚下陕县石壕(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时,因为道路湿滑,轮番乘坐并驮运行李的马匹摔下沟去,无处可寻,幸好人无大碍。所带盘缠无多,他们就向当地的村民买了一头瘦驴作为代步工具继续东行(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风雪无情人有情。当天晚上。苏氏父子住在了渑池县(今河南省渑池县)的廨院寺,寺中的老和尚奉闲热情留宿,嘘寒问暖,饮食烹茶,并接济了不少银两。苏轼和苏辙感激之余,在寺院的照壁上题诗纪念。


    公元1057年的礼部会试,注定在中国的科举考试上留下灿烂的一笔。欧阳修为主考,梅尧臣为副主考的大考选拔出了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曾巩。阅卷中,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平易晓畅,使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避嫌将其点为第二,揭榜时才知是苏轼所作,不禁发出“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的慨叹。


    喜极而悲。还未从考中进士,将要外放做官的喜悦当中解脱出来,苏轼很快便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苏轼、苏辙和父亲仓皇离京返回四川眉山丁忧,一去一返,悲喜交加,当守孝三年期满返回京城时,苏轼以大理寺签书京官的身份到陕西凤翔府任判官,而苏辙也被授予河南渑池的县吏。因为苏辙临时留京另有公务,苏辙与哥哥并辔而行,送苏轼至郑州原上,二人才依依惜别。回想当年赶考在崤函古道的不堪经历,返回汴梁的苏辙写下了: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怀渑池寄子瞻兄》


    只身赴任陕西途中,苏轼孤身再次来到留宿过的渑池廨院寺,旧地重游,已是物是人非,短短四年光阴,当年接待过自己的老和尚奉闲已坐化成塔,曾经兄弟共同题诗的照壁已经倾倒破败,所题诗作也模糊难辨。为了求学,为了应举,为了做官,几年来东奔西走,犹如鸿雁,除了偶尔在雪泥地上留下的一鳞半爪,一旦冰融雪化,一切都归零。初到凤翔,人地两生,苏轼不禁感慨万端,思亲情切的悲凉、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恋涌上心头,接到充满兄弟情意诗作的苏轼饱蘸浓墨,回下了这首千古名作,而诗中的“雪泥鸿爪”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也许是崤函大地给苏轼留下终生刻骨铭心的记忆,他的文章、诗词如纷纷细雨,倾洒于斯。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字周翰,山东曲阜人)是苏轼密州知州的继任者,苏轼和他一见如故,多次唱和,当得知孔宗翰转任陕州时,苏轼作贺诗为他送行,诗曰: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


    使君来自古徐州,声震河潼殷关右。


    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北临飞槛卷黄流,南望青山如岘首。


    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翻动蒲萄酒。


    讼庭生草数开樽,过客如云牢闭口。


    ——《送孔郎中赴陕郊》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陕州城雄踞崤函古道咽喉,西据函潼,北临黄河,南望岘山之险,秀色杨柳,槛外黄流,风吹锦绣,水翻美酒之秀,同时对孔宗翰顶着惊风黄沙,一路西行寄予厚望,认为以他的能力和德望,必能刷新局面,开启新风,实现生民安居乐业,诉讼至于庭堂,来往过客赞赏,每日开怀小饮,吟诗填词作赋,与百姓共享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


    西晋时王睿(206年—286年),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灵宝)人,美貌英姿,博学多闻,多谋善战,尤擅训练水军,在讨灭益州叛军后担任益州刺史,历经七年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公元279年他顺江而下,一路过关斩将,攻入吴国都城建业石头城下,完成三国归晋大业,人称“楼船将军”。苏轼在杭州做太守,中秋日在杭州湾观潮时,不禁怦然心动,对王睿不乏溢美之词: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二》


    苏轼一生五过崤函大地,留下了无数诗作美篇,他论及崤函风物人文的著名文章《上虢州太守启》不仅盛赞虢州“富庶雅高于二陕,莺花不谢于三川”的山川秀美,而且佐证了灵宝在宋朝已有开采铜金的历史。他的《思子台赋》(汉武帝太子刘据被诬“谋反”,逃亡途中自尽于湖城,汉武帝醒悟后在此建“太子冢”,并建“思子台”)对汉武帝晚年多方猜忌,嗜杀成性给予了批评,希望自己的观点于世有补。


    苏轼与崤函大地的这段难以割舍的情结,特别是兄弟唱和,“雪泥鸿爪”的故事,既私密唯一,又唯真唯美,时光穿越,长河落日,虽历经千年,讲来依旧哀婉动人,听来依然如歌如颂。我一次次地把这个故事讲述给家人、同事、朋友。苏轼初出家门,遇挫陕县,后半生颠沛流离,一贬黄州,二贬惠州,再贬儋州,病逝常州,最后葬于河南郏县,郏陕“夹”“耳”互换,或郏或陕,诚为诡异,是崤函独爱苏东坡,还是东坡钟情崤函地?


    王邦盈搜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8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30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8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9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84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5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1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5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6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0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04评论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50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2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24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