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的想象力从何而来?
孩子的想象力从何而来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判断4-8岁的孩子能否想象出不经常发生的事和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
一个人榨洋葱汁(不经常发生的事情);
一个人将洋葱汁变成了一根香蕉(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表明,那些不经常发生的事情,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想象出来。但那些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年龄越大,能做到的孩子越少。
而且,还发现孩子都更倾向于用与现实相符的原因去解释。比如,孩子们会用“这个人用力压洋葱,然后做成了洋葱汁”,而不是用“魔术师将洋葱放进了帽子里,然后变出一根香蕉”来解释原因。
总的来说,儿童的想象力,是基于现实,从现实中发展而来的。
2.孩子的想象力是如何发展的?
那么,孩子的想象力是如何发展的呢?一共分三个阶段:
2岁半-3岁:想象力发展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可以清楚地区分认知想象力和情感想象力。
当他们玩玩具时,会用认知想象力去重复一些已经知道的行为,比如让小狗睡觉等。
当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会用情感想象力。比如表达害怕时,会将害怕与一些情景联系起来。
4岁-5岁:想象力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开始运用阶段性计划来表达自己。比如,让四五岁的孩子画画,他们会说:“我要先画一匹小马,再画一个房子,房子旁边画一个小朋友”。
这种实施计划的能力,为更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编童话故事,打下了基础。
6岁-7岁:想象力发展的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会更好地运用情感想象力去处理现实中的冲突。比如,当与朋友产生矛盾时,6岁的儿童可能会编造一个好朋友吵架的故事来释放自己的不满和难过。
而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认知想象力也有了质的发展:6岁的儿童会自己制定计划,并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有必要时还会对计划进行调整[4]。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