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耗到心流》寻找人生最优解
1、你为什么不快乐?
拥有多个社会身份的我们,一直以为自己不快乐是因为外部条件人允许,比如工作太忙、钱没赚够、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等。
我努力想了想,我的不快乐,是因为不自洽,以及可怕的孤独感。似乎是对自己有苛求吧,但却没有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而且也没有破圈层,甚至也没有遇到能给自己开地图,以及自己可以完全信任的人及职场。
原来终极原因是:无感。与其说快乐不起来,不如说: 感受不到快乐了。
很久没有旅行了,但出发一天后,却觉得特别累。
不工作,有钱有闲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仍然不快乐,因为内心突然悲观起来。
其实,就是无感,以及不能自洽。
其实有些比较内卷的人,靠着相信自己就是“风口上的那头猪”的信念,把每天塞得满满的,也挺好的。但他如果遭遇生活不顺,会很快颓败,内心一定会像地狱一样空荡荡吧。
陷入无感的原因:太多无关联的目标和想法使得识越来混乱,太多无关联的目标和想法使得意识越来越混乱,大脑无法聚焦认知能量向同一个方向做功,到某个极点便触发了内心擒的临时解体(熵死)。
向熵宣战:一边倾听内心的价值取向、辨析每一个决策背后的驱动力来源、排除知行不合一的选项,一边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上,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每天做的事情大幅度减少了,内心却充盈了许多。
你当前的认知已经无法仅借助那些低级快乐来“骗自己过一辈子”了,你只能往上走,寻求更高级的快乐。
2、自我认知的悖论
年轻的日子还很长,可是今天又无所事事忽然有一天你发现十年过去了,没人告诉你该什么时候起跑噢,你错过了发令枪。
计划最后总是要变成零,或是变成那草草的半页纸。
活在安静的绝望中,这是英国人的方式。
时光流逝了,歌也结束了,但总觉得自己还有话要说.
——大神弗洛伊德说的。
我其实很清楚:个人不可能完全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我们受各种东西左右。人类的欲望不仅无休无止,多数还受到内外部操控。
为何人那么容易随波逐流?
内心那些精神是怎么来的?
为何客观的自我认知这么难?
3、幸福三角:享乐、投入、意义
到底什么决定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就是这个幸福三角。
享乐:充满享受的生理体验,代表的是“愉悦的人生”。
投入:在参与家庭、工作、爱情与个人爱好等活动时体验到的心流。代表的是“沉浸的人生”。
意义:充满释放自我潜能的动力,能为达到超越当前能力的目标不断行动。代表的是“有价值的人生”。
我很喜欢法学家罗翔做的那个快乐选择测试。他发问:“如果有以下三个东西可以让你快乐,但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一是“小黄书’二是郭德纲的相声,三是莎士比亚的著作。”大部分学生选了二。他知道很多人内心是选一的,但是不好意思说。也有人选三,但怕别人的冷嘲。于是罗翔换个问题发问:“如果这三个东西只留一个给你的后代,你怎么选? ”这次,所有人都选了莎士比亚。
其实我们是知道幸福的指向的,只是我们自己被什么东西左右了。
现在的“我”可以妥协,因为正活在当下,而后代是理想中的“我”,他们活在未来。
4、我们为什么要努力?
随波逐流之所以容易成为人生主线,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世界里有最大的敌人: 累。心累。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呢?
生命活动就是努力的过程,也是对抗熵增的过程,它是纯利己的,和#会期许及个人道德无关。
5、在适度压力下获得最佳成长
这是最理想化的人生状态吧。
6、如何做一个“社杂”青年
“社交10分钟,充电2小时”,社牛的生命特征是这样的。
但社杂是这样的:个人意识空前觉醒,他们更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愿他人而委屈自己,也不愿迎合别人而刻意表现。体现在社交态度上是,遇到聊得来的人就多聊几句,全情投入,真诚满分;遇到聊不来者不喜欢的人,他们不想强迫自己去耐受尬聊。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