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容推给真正喜爱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愿你喜欢。
【题记】
餐桌上堆满珍稀的火鸡、焦香的烤牛肉、肥硕的烤鸡和大碗的咖喱米饭、鸽肉馅饼、鹌鹑、水果和干果……在东印度代理商的宴会餐桌上,摆满的不只是美味可口的食物,更是社会地位和财富。
《知·食》郑重推出《印度》连载专题,以印度料理为主题,看印度的风土人情、轶闻趣事、社会变迁……
长期居住在印度的人及其后代被称为英国—印度人(裸食注:统一简称为【英印人】),对于他们而言,丰盛的宴席上,吃的不是食物,而是金钱、地位和权力……
【东印度代理商的奢侈宴会】
1824年,在东印度公司担任公务员的范尼·帕克斯夫妇,邀请朋友到家做客。参宴者只有8人,仆人却多达22名。每位绅士都带着一到六个不等的仆人,每位女士都带着一到几个侍女。
托马斯·威廉森写的印度生活指南详细描述道,宴会开始前会送来aub-dar(水冷却器),以确保水、香槟、马德拉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白啤都冰镇得恰到好处。加尔各答的主人备有足够的瓷器和银餐具来布置餐桌。但每位客人仍然会让仆人带上自己的盘子、汤盘、盛骨头的小碗、伞、马德拉白葡萄酒、各种餐具和餐巾......
宴会上的仆人穿着雪白的麦斯林纱、裹着白色或华丽的穆斯林头巾,带着金色大耳环负责金银餐具、传递菜肴和用孔雀毛做的小扇子驱赶苍蝇。在杯盘叮当声和交谈声中,隐藏着水烟筒的咝咝声和冒泡声。加尔各答的男人们还没吃完饭,负责装烟草和点烟斗的仆人们就在椅子后面准备好了烟斗。
印度炎热的天气,饭菜的蒸汽、灯光的热气、仆人擦在皮肤上椰子油恼人的气味......混合后的空气令人难以忍受。吃饭时落在脸上的蟑螂,酱汁中挑出的苍蝇,空中飞扬的大量尘土,都让人不快。人们尝试着用裹着布的木架制作而成的,用绳索和滑轮拉动控制的蒲葵扇,带来的些许微风缓解炎热。整个宴会上不乏可口的食物,但气氛还是让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
【英式化的殖民城镇】
如此排场的宴会活动,源自东印度公司的势力扩张。作为印度大多地区的实际统治者,玛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的代理商行扩张为真正的城镇,英国的势力从此辐射到印度其他地方。1800年,公司雇佣的681名公务员取代了莫卧儿行政官,负责收取税赋、控制司法。为了维护不断扩大的统治区域,英国组建了更大规模的军队。到世纪之交时,印度已经有两三万名英国士兵。因此这些被称作管区城镇的地方,实际是许多英国社团的家。
1818年的加尔各答,像极了一座英格兰乡村城镇。从印度总督带有柱廊和圆顶的雄伟府邸,能俯瞰城镇上的一切。代理商行周围破旧的茅草屋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希腊式的柱石大厦和教堂,整齐的排列在优雅宽阔的街道广场上。凉爽的傍晚,尘土飞扬的阅兵场上挤满了骑在马背上呼吸新鲜空气的英国绅士,以及坐在唐轿中的女士。此情此景,一度让陌生人以为这是简·奥斯汀笔下的巴思。直到看到印度棚屋、秃鹳,以及四处乱窜的印度仆役和小商贩,才知道这是印度的英国殖民统治区。
据一名在印度的年轻人佛雷德里克·肖雷描述,加尔各答有着英国城镇的魅力,商店里出售酒类、枪支、陶器、文具、鞋帽、针织品等各种物品。有为朋友举办宴会的高档酒馆,也有与年轻貌美的女子跳舞调情的花园会场。年轻的新兵有的成为酒醉和“黑美人”魅力的牺牲品,有的沉迷于纸牌或赛马赌博,毁掉自己的大好前程。但肖雷曾用一年时间在福特威廉学院研习波斯语、印度语以及宗教和优秀政府的课程,他并不希望自己成为这种在印度游手好闲的年轻人。
【宴会饮食的财富象征】
在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的初期,尽管他们取代了莫卧儿的统治,但仍然被印度人看作是低等的生意人。因此,行政官员们将自己装扮成新兴的印度贵族统治阶级。1820年印度来访的牧师詹姆斯·科迪纳说,许多在印度的英国人每年要花一两万磅来维持家庭奢华的生活,这种花销超过了英国上流社会最富裕的水平。在印度,普通中产阶级经商家庭的孩子和衰败的英国贵族孩子都生活得像个贵族。
对詹姆斯·芒罗·麦克纳布而言,在苏格兰,他有能力以大臣或医生的身份,每年挣500到1000英镑。这些收入能够负担起四到八个仆人,每月在餐桌上可以花费20到30英镑。但在印度的加尔各答,他作为造币厂主和城市地方官,住在造币厂附近一流的三层住房内,坐着10名轿夫抬着的轿子,拥有一名车夫和六名马夫照料的四轮马车。吃饭和娱乐是他维持在加尔各答社会地位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雇佣41个仆人照料餐饮事宜,每月花55英镑确保自己的餐桌上堆满了美味的盐驼峰、胸肉和舌头......以及上好的咖喱和浓汤。
Burra Khanas(大型宴会)是英国—印度人社会生活的焦点,他们在餐桌上挥霍无度的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一次印度宴会,要宰杀一头阉牛、一只羊和各种家禽,一次性满满的摆放到餐桌上。在加尔各答只有最低等的印度人才会吃不干净的英国剩饭,贫穷的基督徒会得到残羹冷炙。印度炎热的气候下,食物很难保存到第二天;因此Burra Khanas造成了过度的浪费,许多食物不得不白白扔掉。
东印度公司的商人把奢侈的饮食习惯带到了印度。他们以消耗大量肉食著称,与素食的印度人和肉食的莫卧儿贵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在餐桌上堆满了一眼望不过来的火鸡、牛股肉、烤牛肉、炖牛肉......作为配菜的牛腰子、硕大的烤鸡和大碗的咖喱米饭。等这些特大号的肉块被吃光后,紧接着由牛排、鸽肉馅饼、鸡腿、鹌鹑、水果和干果组成的第二道菜,就立刻摆上了餐桌。
这样堆满食物的宴会,东印度公司的官员甚至每天要经历两次。他们在3点吃所谓的午餐就是不折不扣的正规宴会,尽管什么也吃不下了,到晚上时还要参加另一场宴会。佛雷德里克·肖雷发现,由于过多的午餐,大多数人晚餐时不过走走过场,象征性的吃点火腿、烤羊肉、辣咖喱和英国奶酪。这一时期的漫画中都是肥胖、患有痛风的男人,堆满肉馅饼、羊脊肉和大火腿的餐桌,俨然成为上流社会获取大量稀有资源能力的鲜活证明。
我是裸食,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