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求来的英语工具书
无数次考试——为了升学,为了获取各种学位,为了中高级职称等等,见过这类的书——英语考试工具书,不知多少种!
说实话,细算一笔账已经学了近五十年英语啦,除了工具书以外,夸张地说,教科书也是几乎阅尽公开发行所有种类,中学和大学《英语》不说啦,从国内(大陆)出版的许国璋的黄皮教科书和陈琳的广播电大的教材,到国外的《英语900句》、《新概念》、《Follow me》、《走遍美国》和《走进美国》等等,再回来跟着李阳《疯狂英语》、钟道隆的《逆向英语》,甚至台湾人扶中汉的《双向式英语》等等,足足十种有余!
也曾迎着朝阳模仿着李阳的样子,疯狂地吼过巴顿将军的演说原文句子;也曾听碎过若干录音机,用钟道隆老师的听写、默写英语文章数百篇;也曾把《新概念》头两册背得滚瓜烂熟……然而,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英语,甚至说是讨厌英语,打心里觉得,学习这个劳什子,真个一个德意志英文单词——“折磨你”!而且我总在问自己,一个学习中国文化的人,学习外语有啥必要?怀着这种心态,我不可能把英文学得出类拔萃,所以老是为了考试对付一阵冷一阵热。
自我的鉴定是:其一,“老一册”——每套教材总是第一册很下功夫;其二,哑巴英语——不知道是因为先听不懂说不上来,还是相反;其三,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其四,对英文学习,能躲就躲,能不碰面就不碰面。
出国了,不仅需要用英语交流,而且还要念英文书,没有一个中国字儿,这可咋整啊?嗨,又开始了这个痛苦的轮回!
两个多月了,硬着头皮跟人家当地人交流,连比划带写,实在不行就掏手机、翻字典,居然混过来了,而且还得到了些许肯定,说“这个中国人学习能力挺强”,其实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在国内对付考试的路子,在这里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有关事项一切似乎都得重新定义,重新开始。
挑战啊,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同志。
出门时,没准备再按着国内思路学习语言,所以除了一本字典,啥教科书和工具书都没有带在身上,但是毕竟还是学习母语之外的语言,语法错误如果不从根子上纠正,就会更乱乎,于是我想起了一个人,请她帮忙。
她叫王玮。
上周,我请她把她写的语法书,寄给我一本,今天我的太太代我收到了,我满心欢喜。
二 向年轻人致敬
去年初春,参加了道教协会等机构组织的“东岳庙文化论坛”。关于此事,我发了多张照片于朋友圈,几位良师益友比较关注,其中之一位,也对这个活动感兴趣,她就是师大哲学院课程班的小同修王玮。
那次论坛活动不久,她的班级于周末上课,是外请的著名教授讲唐诗宋词的文学课,我即前去旁听。课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一起聊天,提到了关于这次论坛。短短几十分钟的聊天内容,让我很惊讶和感动。
她告诉我,她信奉道教,常常去白云观。我一听,就问她,白云观里的道长认识谁?原来她说的是兰州的白云观。她还告诉我,看见我的朋友圈的照片里有多张与道家哲学教授强昱老师的合影。她说,哲学院里教授,她最崇拜强老师,并笑笑说,自己跟道家有缘,跟强家有缘。见我瞪大了眼睛表示惊讶和好奇,她解释说,自己的婆家姓强,爱人也是道教信徒。
聊到此处,我就开始猜测她的学业出身,因为看着她的外表太年轻了,好像是九零后,又想到她与道家有缘,所以暗下觉得她本科是学习中国哲学出身的。当我说出我的判断时,她又羞涩而谦逊地笑了笑,介绍自己是对外经贸大学的外语专业的博士,在西北师范大学当老师。我连忙问她,有博士学位,还在这儿混啥?她说,自己想于中国哲学方面深造,尤其是想着好好地学习道家文化和道教哲学,就是冲着这门课来充电的。她还客气地请求说,铁哥,你抽空跟强老师说说,我有些道教问题想向他讨教,您给牵个线!
我一方面口中答应,一方面暗下思忖着,这个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当年,她于经贸大念博士那几年,我们正好同在国际商学院,同一个主楼,我那时在那里读EMBA。今天,我们又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中国文学史。虽然我们的人生有诸多不同,但是还是终于聚会在这个国学课堂里了。
于谈话结束前,小王老师特别客气地说,要像铁哥那样,努力学习国学,精进自己。我说,您是英文博士毕业,又是大学老师,说起这个学习英文之事,没准儿哪天,我得郑重地拜你为师呢!
那一次与王玮不经意的聊天,给我印象深刻,收获良多。作为一名好学和乐学的老学生,我深深地赞同和敬佩王玮老师的这种看待主观自己和对待客观世界的态度。有多少人走进了大学,就是奔着文凭和学位而来啊,而真正为了充实自己、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来的人,又有几许呢?
说句实话,那个时刻,我检讨自己对待学习英语的态度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人去做一个事,功利心太强,目的性太迫切,肯定是事倍功半。记得我事后想起此事,还潜意识里想,我一旦再加足马力学习英语,就一定要向王玮老师求一本她的专著。
我要常常学习之,不仅仅是增长英文水平,还要常常提醒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比之这些学习的达人,我差得太多了!
师大铁陀写于2019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