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1《身体知道答案》 回归身体,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2025.2.11《身体知道答案》 回归身体,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1.我们每个人,都程度不一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囚笼中,而要走出这个囚笼,我们必须有真正的学习与觉知,即头脑与身体合一的学习和觉知,意识与潜意识合一的学习和觉知,也即我们老祖宗所说的体验、体会、体证、体悟与体察等

正如周哈里窗展示的,有自己知道和自己不知道的,也有别人知道和别人不知道的,这就把人分为了四象限:有开放我、盲目我、隐私我、未知我。意识和潜意识就像冰山一下,冰山下面的才是我们的潜意识。有时候我们就是被盲目我或者未知我困住了。

我也去查了一个体验、体会、体证、体悟与体察各有什么不同:

体验强调亲身实践,是直接感知和认识的过程;

体会则着重于事后感受,是对经历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体味则在实践中感受和品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体察则更偏向于实地观察和理解,可能并不需要实际操作,更多的是审视和洞察。

体证是通过个人修行的点滴积累,获得正见、智慧和菩提境界的过程。

体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在行动中获得感受,或者通过某些话而悟出了一些私人的看法,强调的是身体力行。

这几个词虽然相近,但区分在于行动和感知的层次:

体验侧重于行动,体会关注于感受;

体味是行动中产生的感受;

体察则偏向于观察和理解;

体证强调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以深入的生命体验来理解佛法的真谛,真正领悟佛教的实质。

理解这些词的不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传达个人的见解或经历。

2.身体的健康,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到的,也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因为心灵和身体是相互呼应的,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

他们知道自己真的很累,因为身体无数次地传递过这种信号,但他们还是忍不住想为别人承担,因为他们认为那是自己职业的使命。这听起来挺伟大,但这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潜意识一再表达对过度承担别人问题的不满,而他们在意识上拒绝重视这一信息,最终这一信息只好通过身体来表达。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真的很累,因为身体有无数次的传递这种信号,但是还是忍不住想为别人承担,认为那是自己的职业使命,特别是在年初、年底的时候,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任务指标,但是我们还是硬挺着先承担下来,然后高标准严要求的去完成。我们在不断的追求事业的成功的过程中,不但要从生理的角度追求健康,还必须学会聆听,并尊重心灵深处的声音,不仅要身体健康,更要心灵健康,做到身心灵的统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