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肆意使用,房间的内部环境十分恶劣,我爸戏称是狗窝。看到乱糟糟的房间,很想打扫,但是看看物品如此多,想想还是算啦。如果一件事拖延了,本能会认为,就这样吧,继续拖下去,不到万万不得已是难以行动的,所以,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然而,这次想搞点不一样的。
>>>发现问题
房间乱的原因
一是物品多,
二是长时间不整理,
三是没有确定好功能区,
四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没有养成立刻收拾东西的习惯而只养成立刻堆东西的习惯。
因为每次都在处理房间乱的问题,整理与收纳的能力非常强,并且不亦乐乎地进行房间“灾后重建”,但我发现,没过多久,窗台堆满物品,椅子上尽是衣服,有些还掉在地上,衣服上尽是皱褶,于是有时候陷入有衣服却没得穿的无奈,活活把自己气死。
回想起自己的习惯,洗完澡会把暂时不洗的衣服随手放椅子上,晒干的衣服也是随手放在椅子上,下班回来随手把包包放窗台,早上上班把不需要带走的东西也放窗台,这样不乱就是我发大财请了个保姆了。
>>>确定好功能区
收拾前的梳妆台承担着化妆和学习的作用,这张桌子的物品摆放得非常多和杂,用起来也很麻烦,很崩溃。有段时间当作了书桌用,化妆品收纳盒放到了窗台,直接导致窗台物品杂乱无章,第二轮奔溃。
在收拾之前,分好每个柜子,每个收纳区域的功能,具体要什么东西,梳妆台就让它承担日常护肤化妆的作用,就不需要再增加功能了,这样物品可以合理摆放,容易归位,不至于有种分裂的感觉。
衣柜的区域分布也是,我的衣柜空间不大,非常简单粗暴地只有四个分区,其中包括两个抽屉。一个抽屉用于收纳旅行的箱包,另一个用来放内衣物品。剩下两个大空间,上面的我就用来挂比较难叠起来的衣服,例如大外套、连衣裙、衬衫之类,下面的我就买了两个收纳箱子,分别装冬天和夏天的衣服,谁叫大广东只有冬天和夏天呢?
>>>整理不要的东西
扔了不想要的才有空间装喜欢的。
一般是整理衣服才会出现大规模扔东西,《怦然心动整理法》一书的核心就是把所有衣服展现在自己面前,看到一件就问自己是否心动,喜欢就放一边整理,不喜欢的打包处理。打包处理也不是真的扔去垃圾桶,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搞定,比如捐赠,现在市区有很多捐赠旧衣服的箱子,或者拿去H&M,二手衣可以换来全场8.5折,又或者转手等等。
整理不心动的衣服中,发现一部分是出游前买的,就是买前决策时间特别短,买来紧急救命用的,所以过了出游的时间回来就觉得衣服不适合的地方特别多;有一部分是款式不喜欢了;还有一部分是穿不上了,因为觉得码数太大了哈哈哈哈。最后能放进衣柜的都是特别耐穿,质量有保证、合身的衣服,而且穿来穿去都是那几套。既然如此,常穿的几套是精品,衣服利用率才高,也算是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网上买衣服可以挑一些品质好价格稍高一点的,这样就会很认真地去审视整件衣服,一有不合身就会退货,因为心想:我可以支付这么多的钱,那么我就要在这个价位里挑最好的。然后,慢慢会挑到精品。我个人还是喜欢去专柜试衣服再买,可以尝试不同的风格,以为某种搭配不适合自己的,谁知道一试觉得非常合身,那种惊喜在试衣间里体会到的概率会比较大吧。除了上面几种情况导致扔衣服,还有就是由于打理不妥当导致衣服变黄或者染色,因此,会挑衣服是前提,会管理是衣服常穿常新的秘诀啊。
>>>给大脑下达指令,养成习惯
养成了堆东西的习惯是导致房间变乱的源头,而整理只是解决下游的问题——房间乱,而源头没有得到根本控制,下游问题依旧常有常新。而解决源头的问题也很简单,给自己大脑下指令即可,在整理房间的那天,我不断地跟自己说了“挂衣服”,简单快捷,没有任何理解的困难,大脑就是喜欢这种短平快的方式,同时我还设置了条件,比如下班回到房间把包包挂哪里,外套挂哪里,洗澡之后把衣服挂个衣架,椅子只能放睡衣等等。所以这礼拜下班一回到家,没有葛优瘫,看到衣架就条件反射似的,把包包和衣服挂好,做了之后觉得这其实是顺手的事。
整理之后的房间使用感比以前舒服,东西伸手可及,大大提高找东西的效率,不用为找不到衣服,衣服皱巴巴没法穿而不爽,不用再蹲在窗台前化妆了,整个人神清气爽。房间是人呆的比较久的一个地方,也是每天睁眼的第一个景象,清爽干净给新一天打气加油。现在我也觉得,塑造人的也是生活中的小事,大事拯救银河系轮不上我们凡夫俗子,也并非只有完成大事才有自信,才会神采奕奕。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其实由小事堆积,今天衣服没找到,明天裤子没洗,后天出门落东西,然后人就有情绪有想法,要么攻击别人,要么攻击自己,对自己评价不高,觉得小事都做不好,延伸自我怀疑。破解方法也是有的,就每件小事对自己高要求,逼自己做好,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