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回老家,见过一些人,吃过一些饭,聊过一些天,听过一些事,才越发觉得“看破不说破”是一种很稀缺的品质。
01
别人在讨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你非要说一句“难看死了,很多情节太假”,惹得大家不好继续交流。
别人在交流旅行中的故事,你非要来一句“国庆这么堵,出去的都是傻子”,影响大家的兴致。
别人在征求对一件衣服的看法,你非要说“这衣服是不错,但你穿着显胖”来打击别人。
别人在炫耀自己新买的手机,你非要告诉他“这款手机性价比不高,有这钱还不如买某款手机”。
别人在夸赞自己的儿子或孙子,你非要搬出自己家优秀的孩子来打击他们。
因为你的话,搞得大家不能愉快的聊天,何必呢?
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看不惯对方的显摆,也没必要在这些无伤大雅的问题上强烈地表达自己的反对,弄得别人难堪,自己尴尬。
人生在世,无非是别人比比你,你比比别人。
上小学,比才艺。
上中学,比成绩。
上大学,比名气。
毕业了,比工作。
上班了,比收益。
买房了,比媳妇。
结婚了,比酒席。
有了孩子,接着再比。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既然别人想炫耀,一起笑笑,点个赞也就过去了。
既然别人想装叉,打个哈哈,鼓鼓掌也就过去了。
适当成全别人的骄傲,不打扰别人的炫耀,也是一种美德。
02
走在路上,听到前面两个女生对话。有个小姑娘说,希望以后能找到一个有钱人家的大少爷当老公,自己就可以安心做个少奶奶。
同行的另一个女孩看不下去了,怼她说:“你一个周莹的命,还想嫁给吴聘?”
我差点笑出声来。
那个女生一听这话不高兴了,白了对方一眼:“我想想还不行啊?真是的。”
接下来两个人都无话了。
干嘛一定要说破呢?这下惹朋友不高兴了吧?
很多时候,别人说这样的话,不是一定要成为那样的人,只是无聊时的一点遐想,聊天时的一个玩笑,平凡中的一点安慰,何必去说破,惹对方不高兴,让自己不自在。
我在想,如果是下面这样的对话,会不会更好?
“嗯,希望你美梦成真,就算遇不到吴聘,沈星移也不错啊,图尔丹也不差,就是年龄大了点。”
“哈哈。”
03
小梦的大学室友前段时间都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玩得可开心了。小梦不喜欢打游戏,面对她们的热情邀请,她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谁玩这么白痴的游戏?”
结果弄得宿舍气氛很尴尬,另外三个女生一个星期都对小梦冷冷的,连吃饭也不喊她了。
室友小白说要在宿舍看书,认真学习,洗心革面,少打游戏。然而书拿出来以后,小白只是打开了放在书桌上,换了几个不同的角度,认真地给书本拍了照,然后准备发个朋友圈。其他两个室友都过来说,刚才摆拍的角度不行,应该怎样怎样,重新拍了再发,效果更好。
小梦看到了,鄙视地看了一大眼,说:“你们够了,真会装。怎么不去图书馆摆拍呢?”
小白不高兴了:“图书馆多远啊,谁像你一样,每天那么勤快往那里跑。”其他两个人纷纷附和。
这下,室友们两个星期都不喊小梦一起吃饭了。
干嘛非要把天聊死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如果你影响不了别人,就尊重对方的选择。
我在想,如果是下面这样的对话,会不会更好?
“你们玩得开心就好,别忘了复习,我去图书馆了。晚上回来给你们带点水果吃。”
“谢啦,你去吧。如果来不及回来打水,给我们打电话哈。”
04
“哎呀,那个东西不好吃。”
“那个地方不好玩。”
“这一个样式太落后了。”
“那一款产品质量都很一般。”
“你买亏了。”
“玩这个游戏的人,不是幼稚就是无聊。”
“你傻啊。”
“我们之间的差距,隔了十个梅长苏。”
“你的出现,拉低了整栋楼的智商。”
……
有时候,你给别人的意见,只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做出的判断,即使是对的,对方也不一定能理解。很多事情必须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别人才会想明白,否则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都是徒劳。
有时候,别人可能不需要你的意见,只需要你的点头和微笑。尽管有些事情你想一语道破,但也要考虑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有没有必要。
有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在自己看来是天大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可能都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你这边经历的暴风雨,甚至都不会出现在别人的天气预报里。
很多事情,不必说破。
点到为止,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