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变法序幕——公车上书
我们上一篇讲完了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而1895年4月,正是天下的举子进京会考时间。一时间,北京四城的地方会馆,住满了前来会考的各地举人。这是当时中国最年轻、最激愤、最热血的知识分子。
《马关条约》传到京城,消息不胫而走。如冷水入沸油,在参加会考的举子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悲痛异常。每个人都像喷发的火山,尤其是台湾籍的学子长跪不起、放声大哭。他们将是亡国奴、丧家犬,国将不国,家将无家。痛感国家腐败,朝廷无能,软弱可欺,亡国在即。
这时候,在千余名会考的举人中,有一位来自广东南海的会考举人,此人便是之后大名鼎鼎的康有为,“公车上书”的发起人,“戊戌变法”的扛鼎者,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拓荒先驱,企图扭转中国历史前进方向的改良主义践行人。
康有为自幼饱读诗书,但他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读书人,他,有一股强烈的参政、议政的政治意识。他两下香港,饥饿般地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在香港、上海、广州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新生力量,也看到大清王朝不改良、不变法就会腐败成泥土。拯救这个封建王朝唯一的良药就是向西方学习,革除旧王朝的沉疴kē(指久治不愈的病)旧病,实行变法维新,让老树长出新枝,枯木逢春。
康有为在广州开设了万木草堂,培养变法维新人才,传播救国、救军思想。远近的年轻学子们纷纷上门求学,其中就有思想界、文学界的新秀,以后终成泰斗的梁启超。从那时候起,康、梁二人志同道合,相依相随,立志变法图新,救国救难,成为晚清政坛上风云一时的大旗人物。
《马关条约》传入京城时,康有为和梁启超,及其学生、信徒,正云集北京,等待会考。康有为政治敏感,极其敏锐。他立即把握时机,推波助澜,宣传变法,鼓动新政。整个学子们都激动起来,都热血沸腾起来。由康有为提笔书写《上皇帝书》18000余字,康有为几乎是一挥而就。
第二天一早,附有全国1300多名举人的请愿书,在八名学子分左右托举之下,由宣武门外,达智桥胡同,一路浩浩荡荡,直接向清政府督察院而去,沿途不断有人加入到请愿的学子之列。整个请愿行进都是沉重严肃,默然悲愤。既无人呼口号,也无人长笑悲歌,更无人抛洒传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大幕。
“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聚集和团结了一批爱国图强、维新革旧的知识分子,形成了晚清时期、光绪当政以后的一个新的政治派别——维新派。维新派中最杰出的当推梁启超。17岁的梁启超结识了比他大15岁的康有为,他立刻被康有为的救国变法、维新理论所吸引。他拜康有为为师,一心一意向康有为学习,成为康有为主办的万木草堂中最得真谛的得意门生,开始走向维新之路。
02
变法失败
光绪24年,也就是1898年4月23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事诏》,向全国宣布变法开始,公布了一系列维新新政,涉及到经济、文教、军事等领域。当时光绪帝28岁,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有救国变法的决心,可惜他并无实权。
但光绪和变法维新派在政治上显得太稚嫩天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慈禧数十年培养的大清王朝的官僚政治体制和后党,掌管天下的官吏集团,岂止几个书生、一个并无实权的皇帝就能一推即倒,一蹴而就的?
那些守旧的后党,都是在辛酉政变中夺权的功臣。两次追随老佛爷垂帘听政,焉能听从康、梁帝党的变?这些守旧顽固的后党,对光绪的新政政令,千方百计地破坏,或者不了了之,束之高阁。推不倒这堵后党的墙,翻不过慈禧那道梁,就变不成任何法。维新,不过是道纸糊的符。
光绪也明白了,两军阵前,不金戈铁马,旧政和维新就分不出个胜负。他下令将阻挠改良维新的礼部官员、顽固派代表全部免职,又赞扬积极推动新政的官员提拔重用,赏顶盖花翎,任命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军机章京(是中国清朝官名。清代早期为武官的称呼,后不限于称武官。),赏四品御衔,参与新政;委任康有为总理衙门章京、梁启超为专办。
帝党、后党的斗争更趋白热化。变法维新派就是要改变守旧的、僵硬的思想体系,用维新思想做武器,向后党体系发起进攻,最终要推翻旧的后党制,建立光绪维新。求得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的变革,强国强军,最终要让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参与政权建设,实行君主立宪。
这是光绪帝了不起的地方,他身为一个皇帝,为了国家的强大,他甘愿缩小自己的权力,改变国家的体制,实行君主立宪。
但这在慈禧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绝不允许!慈禧可比光绪老辣得多。她随即下诏,凡被皇帝新授的二品以上官员,必须要到颐和园向她谢恩,恩准上任,不恩准就只能等待。这就是慈禧的手段。
光绪和维新派实在太幼稚了!他们既无政权,也无军权,更无实权。他们竟然想让晚清一位人物袁世凯出面,让袁世凯速回天津,先杀荣禄,然后带兵进京,兵围颐和园,擒拿慈禧。
袁世凯向荣禄和盘托出维新变法派的政变阴谋,慈禧当即软禁了光绪皇帝,宣布光绪皇帝因病不能再临朝办事了,由慈禧临朝训政,慈禧第三次亲自执政,并立即下旨,逮捕变法维新的官员。康有为、梁启超逃走了。
谭嗣同也有机会逃走,但他却光明磊落、大气凛然、胸怀坦荡。他谢绝逃生,朗声答道:“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请自嗣同始。”真是让人感动,让人热血沸腾。
谭嗣同在狱中镇定自若,抱着以死筹变法,以死见轩辕,在监狱的墙壁上,他提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菜市口被杀之际,谭嗣同昂首长啸:“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何等英雄气概!何等豪迈大气!一同被砍头的还有变法维新的五位志士,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 )。
戊戌变法前后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这103天的新政之时,光绪皇帝一共颁布了一百多条新政政策。百日维新失败后,这些新政绝大部分都被废除了,似乎只有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被保留下来,成为戊戌变法硕果仅存的成果,似乎也在昭示着变法维新在中国行不通,唯有大的革命不可呀!
03
八国联军侵华
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后果是严重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进一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传教士依仗教会的势力,仗势欺人,鱼肉中国百姓的案子屡见不鲜,逼得老百姓只得自发组织起来反抗侵略者。他们组成了联盟,叫做义和团。
我们前面说光绪被软禁,当时慈禧想废掉光绪,另立新君。慈禧没想到的是,大清帝国想要换皇帝,洋人居然不同意。东交民巷的外国公使声称:“和中国人打交道,只认光绪二字。”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她干脆想利用义和团来对付洋人。于是,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进入北京城内擒王。
这下洋人不干了。1900年5月28日,以当时的英、美、法、德、意、日、俄、澳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对大清帝国进行武装侵略战争,这就是“八国联军进北京”侵华事件。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他们装备精良、声势浩荡。
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战争的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沉痛灾难。
光绪帝最后有没有被废掉呢?没有。他一直被软禁,直到死亡。从1898年,光绪24年变法维新失败之后,到1908年光绪34年,光绪皇帝年仅37岁就死了。
让历史产生许多悬念和疑问的是,73岁的老佛爷慈禧和37岁的光绪,死于同年同月,只相差一天。也就是光绪死的第二天,慈禧也终于撒手人寰,撒手她的帝国而去了。而这其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玄秘、甚至阴谋呢?
73岁的慈禧,终于熬得灯枯油尽。就在她死前的三天,光绪皇帝驾崩的前一天,慈禧老佛爷还庄严的下了一道懿旨,决定由溥仪继承大统、继承皇位。鉴于溥仪年仅三岁,慈禧授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主管朝廷大局。慈禧的一生,才是晚清半部历史。实际上,晚清的历史是由慈禧书写的。
慈禧一生,三次垂帘听政,掌控大清王朝47年,几乎相当于整个清王朝的五分之一时期。慈禧26岁那年,风云突变,咸丰皇帝31岁就病死在热河。慈禧是孤儿寡母,而咸丰给她娘俩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又丝毫没把她们娘俩放在眼中。八大臣,我行我素,掌管国家命脉。朝中、国中,一切大事,皆由八大臣析断。
慈禧并未被八大臣吓倒,更未屈服于八大臣弄权,而是毅然决然地发动了辛酉政变,联合在京城的恭亲王奕䜣,一举粉碎了八顾命大臣权力集团。该杀的,绝不手软;该判的,绝不轻饶;该罢免的,永世不再录用。26岁的慈禧就垂帘听政,掌管整个大清帝国,她从西太后一直当成老佛爷。
47年间大清的统治权未能脱离慈禧,直到最后,她让载沣把三岁的儿子溥仪抱来,慈禧翻起枯老的眼皮,睁开浑浊的老眼,看着这个三岁的幼童。此时此刻,她已经是太皇太后了,可惜她再也不能垂帘听政了,三岁的孩子在登基大典上也闹出了哭闻。
据溥仪后来自己回忆:“在继承皇位的大典之上,不知因为什么,他哭得声嘶力竭、大煞风景。他在家时很少哭、很少大哭、没完没了的哭。”那天,溥仪作为刚刚登基的皇帝,实在是不该哭、更不能撕心裂肺的哭。哭得大典都难以进行,满堂的文武大臣都不知措施。
此时,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也急得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小声地哄他:“别哭了,别哭了,马上就完了。”谁也没想到,此语虽系儿语,却传遍大殿。
出席皇帝登基大典的文武大臣,皆大惊失色,面如铁灰。怎么能说马上就完了呢?这可是皇帝的登基大典啊!谁能料到,摄政王载沣会一语成谶啊,大清帝国真的马上就要完了。下一节咱们就一起来讲一讲大清帝国的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