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音乐人陈升在一个私人聚会上,半醉半醒之间,他赫然起身,指着在场的人问:“你们是谁?你有什么作品?”。
这是朋友的亲身经历。几年前,在青岛,音乐人陈升和几个圈内的朋友小聚,我的朋友也被她的朋友邀请参加。席间围坐,酒过三巡,微醺之间,陈升忽然站起来,指着桌上的人说“你们是谁?你们有什么作品?”,大家忽然安静了下来,还以为是陈升在开玩笑,停了两秒没人说话,旁边的人想拉陈升坐下。然而,陈升并没有坐下,而是继续指着大家,继续发问:“你们是谁?你们有什么作品?”。
大家只好挨个介绍,到我朋友的时候,做东的人说:“她是某知名媒体的大记者,写很多有影响力的报道,采访过许许多多的各界名人。”但是陈升并听不进这些,依然继续问:“你是什么人?你有什么作品?”。
后来,我的这位朋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因为灵光一现的一个灵感,她辞去工作,开始了中国女修行人的探访。一个女子,只身一人,一部相机、一只行囊、一本一笔、从中国的西部到东部,再从北到南,她用双脚丈量,用双眼描摹,用心神交会,一图一文,一字一句。她探访了名山大川,也去到了无人秘境,她拜访难得一见的世外高人,也在路途中偶遇了蜗居草棚清修一生的人...最终,她书写了一本书,所见所闻所感的真实的中国修行女修行人模样。她们的衣着居所,她们的言谈举止,她们的一日三餐,她们的修行之路,还有,她们那大地色般朴质的生活智慧和人生思考。
我买了朋友的书,读来欲罢不能,那是一个红尘之外的世界,那是一个土地之上的世界。我发信息给朋友说:“恭喜你,现在可以回答陈升的那个问题了。”当我放下手机,看着自己发出的这句话,猛然之间,我回看自己:我是什么人?我有什么作品?
当我反复问自己的时候,振聋发聩,我很羞愧,我没有什么作品。如果我离开了目前的大企业、大平台,离开我那些我所谓的工作背景,我也并不是什么人。
酒会之间,饭桌之上,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介绍:这位是某某知名公司的总经理,这位是投资操盘高手,这位呢已经财富自由了,刚刚从非洲旅行回来...如果,离开了某某公司,如果,除去了某某平台,如果,褪去的财富的外衣,以及这样的背景和那样的过往,我们只是单纯的一个个体的时候,我们要去怎么介绍自己呢?我是谁?我有什么作品?
我默默的检视了自己的自我介绍,我曾就职于某某知名企业,达成了如何的成绩,现在,我还是一名占卜师和疗愈师,同时,我还在是知名学府的咨询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在读。如果删去了公司平台,和所谓的过往业绩,如果删除了这个带着光环的学府,我又是谁呢?我还会有之前看起来听起来那么自信吗?
我,到底是谁?
我不是一个名字,不是一个头衔,不是一个学历,不是一段经历,我就是我,此刻当下这个正在呼吸着,心跳着的活生生的个体。
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灵魂的终极叩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虽然在网络上被幽默的演绎成了小区门卫对陌生人的灵魂三问。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从古至今我们依旧在苦苦探寻的终极问题,也是我们从出生开始要去寻求答案的问题。
我有什么作品?
这是一个更高阶,更具有杀伤性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说我不是作家,我也不是音乐人,我能有什么作品呢?我就一日三餐啊,三点一线。如果我们终其一生,只有一日三餐,三点一线,那么,我在这个星球上降生的意义如何呢?很幸运,我降生在这个美丽的星球,我们每天享受着地球的水土,享受着太阳的慷慨,享受着那么多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为我们提供无数的服务,在这么美好丰饶的土地上,我享有这这么多的丰沛和美好,每一缕阳光都在刻画着树木的剪影,每一丝风都在导演着河流的震荡,每一只鸟儿都在和鸣着天空的交响,如果,我生命的几十年没有一件由我所创造的作品,那又是何等得遗憾啊!
真的只有作家和音乐人才有作品吗?河南的农妇,初中毕业就迫于贫穷嫁为人妇,田间地头之间,她用手机写作,秋天的月,夏日的风,姑嫂的花衣裳,发怒的牛羊都成了她笔下的作品,她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最后,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溪风絮语》;一个热爱体操的小姑娘,13岁进入国家队,15岁代表国家队征战世界,17岁所独创了“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这套动作刷新了中国体操甚至是世界体操的新高度,这个跳马动作也以她的名字命名为“程菲跳”。音乐人的作品,画家的画作,雕塑家的作品,都是他们为这个世界奉献的作品;一家公司一个平台也是创始人和团队的心血之作。在我们的双手之中,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我们又可以创造出怎样的作品呢?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作了,写作对普通人而言,真的是是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创作起点,可以是日记,可以是讯息,也可以是观点,都可以,我们看到简书日更的大神们连续1331天无间断书写着。我们也看到,很多的人开始绘画了,即便是小时候没有上过美术课的成年人也拿起了画笔,从最基础的缠绕画开始,他们在绘画当中找到了无比比拟的乐趣,每一幅画即便是跟着老师一笔一画,也会在不经意间带入个人的理解和生命的印记,那么是不小心手拙画出了框,那也独一无二的作品。每一个妈妈在厨房的舞台之间酝酿最美味的作品,家人和孩子们满嘴微笑和满心欢喜就是最闪耀的金牌。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自己的生活,生活是什么样子,而我们又是什么模样。有人说30岁之前的样貌是父母给的,30岁之后的模样是自己给的,那么,我们创造了怎么的自己?我们活出了什么样的滋味,我的样子,也是我生活的样子,我生活的镜子。
我是谁?我有什么作品?我想要共享给这个世界怎样的自我和作品?
从今天开始,我想每天起床和晚上睡前我都要问问自己,如果哪一天这个答案不一样了,如果哪一天这个答案越来越清晰了,如果那一天这个答案越来越肯定了,当我有一天能够很清晰明确、够脱口而出的时候,我想,那是值得庆祝的一天,那是值得欢呼的人生吧!也深深祝福也祝福你找到这个答案,你是谁?你的作品又是什么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写作,但是我们常常会发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看着朋友出书了,看着别人的自媒体火了,而自己依然还是那个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去写作?我想我们需要去找到那个内在最重要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