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孩子的"奖励"和"后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有家长问我,她经常通过给与孩子金钱实物奖励的方法,让孩子去做倒垃圾,扫地之类的简单家务。时间一长,每次做家务之前,孩子总会问:“你会奖励我什么?”她有点无奈。我告诉她,你去和孩子说,如果他不做你要求他做的事,你就会给他“惩罚”。家长听完奇怪的表情看着我,之后我们开始对奖赏和处罚进行了一番很有趣的讨论,最后我们达成一致认为有两件事可以给与奖励:

(1)获得新的技能

(2)特殊的表现

获得新的技能

    在学习新技能的过程当中,一些适当的奖励往往具有极大的鼓励作用。例如像:赞美、金钱、点心、去动物园等等,特别是孩子在花很多功夫在学习某些新事物时,需要在过程中得到奖赏来获得动力。

特殊的表现

    当某人表现超出对他的普通期望时,奖赏也是很好的东西。例如在学校里面,在学习和体育方面成绩的突出表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不认为以下的事要给与奖励:

(1)做一般适合年龄要求的工作(例如生活技能)

(2)做别人期望你去做的事(例如工作)

    普通人对与他有关系的人都有一些正常程度的行为期望,这种期望是构成社会正常运转的条件,不能因为他人达到了这种正常的行为期望就给与奖励。我们奖励两岁的孩子可以独立上厕所,但不会对维持这样的做的成人给与奖励。你不会因为准时上班儿而得到奖励,那是公司期望你做到的事。但是你若是迟到几次,可能就会被扣工资或者其他处罚。


    我们在和孩子相处时,一定不要给孩子形成:“只有付给他们钱或者其他奖励,它们才能去做某件事有所表现”的心理态度。他们需要形成的心理应该是:“如果不去做就要因此而付出代价”。这样才会避免现在很多孩子都拥有的“受之无愧”、“不做也可得”的态度。

    孩子需要明白,每个人在家里,都需要做他的那一份,如果你多做了,我们可以谈谈某些额外的奖励,但我们期望每个人至少做他那一份。正如耶稣所说:“仆人按照吩咐的去做,主人还酬谢他么?”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不会有特别的奖赏给与仅达到最低限度表现的人,但是会有许多的惩罚是给未能符合最低期望的人。让孩子明白这些,才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毕竟他们都要离开襁褓走进现实社会,不是吗?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阮郎归 · 初夏 北宋 ·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雪蓉阅读 2,271评论 0 0
  • 录音机,小时候第一次见到时,就为之倾倒,觉得一按键就能唱歌,一按键就能快进后退,简直是无比神奇。电脑,一开始接触的...
    王图阅读 1,917评论 0 0
  • 普通二本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自己长大的小城市,电气专业在这里是失业的象征。而我唯一能想到的适合我的工作是教...
    海边吹疯阅读 1,839评论 4 4
  • 不 说 故 事 , 只 讲 道 理 提问 挽姐,我最近失恋了,心情一直很不好。分手是我提的,但不知道我这样到底是对...
    爱晚睡阅读 4,312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