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写一段鸡汤吧,算是成长的感悟。
昨天晚上和哥们去网吧玩,从7点玩到12点,回到宿舍又是深深地懊悔,唉又浪费5个小时,然后晚上一直想的就是这事。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依旧在过去发生的事情上情绪内耗。虽然明白这些道理,我还是不可遏制地感到焦虑。
但转念一想,昨天一天做的事也挺多,高数的刻意练习了2个半小时,英语考试2个小时,还有读书和一些笔记,做完这些已经精疲力尽。
意志力是稀缺资源,我迫不及待找一些事情让自己放松。我有两个选择,一种是和老友开黑,一种是自己读书写字。选了前者的话,我真的玩得很开心,得到的是情绪上的满足,却少时间在自我成长上;选了后者的话,我会增长学识,但少了与朋友的链接感,会孤独。
放大了说,人生不就是不断寻找平衡的过程中么,放纵与严谨的平衡,投资与消费的平衡,等等等等。
回顾今年,仿佛又看到自己上半年备战高考时的繁重,说实话我并没有那么刻苦和紧迫,周末依旧去打游戏,看着同学们周末都在教室复习,我心中有一丝紧张感,但还是安慰自己说他们都不懂放松,都在傻学,到最后都得学傻。就这样浑浑噩噩,发下高考成绩那一天,傻的却是我自己,空间里秀都是清华上交浙大的通知书。我好不容易从沮丧的情绪走出来之后,仔细想想,如果我也全身心投入,是不是也能换个不错的结局?我的答案和鸡汤文写的不一样,是肯定不能,因为我那时根本看不到每天的付出与积累对我未来的长远意义,我太依赖短期的强及时反馈了。
这么看来,我的心智已经成长太多,我懂得了积累的复利效应,懂得了放下当下的安全感活在未来,懂得了要成为进取型的人格,不断看到自己发生的变化,懂得了初步的思考与逻辑链的形成。
如果让现在我去代替曾经的我,我确实会不一样,但是往者不可谏,我当时的我已经在我的认知范围和心智模式中,结合环境已经做出了当时的最优选择。我没有理由去抱怨,而且抱怨也没用。
可能年轻无知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方面看到别人付出努力时,自己就有一种深深的焦虑然后自我安慰说他们做的这些都没什么用,其实在你不知不觉中,那种细微的差距积累产生的复利效应,时间一长足以差距大得让你大吃一惊。
来者犹可追,过去就要让他过去,面向未来做好当下的积累才是最要紧的事,早起、健身、英语、写作、读书、专业课、发掘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索更高层次的智慧、开拓人生的广度,这些朴素的事,是我要用一生去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