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
译者:钱静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01 自我建构来自于他人和环境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部分,而是感觉、知觉、思想相互堆积捆绑的整体,自我是在这些捆绑在一起的体验中浮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自我是我们的想法和行为的总和。而我们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依赖于大脑的,所以大脑是决定我们是谁的关键部分。
“自我”是源于大脑对内部世界的一种“设定”,设定有一个自作主、自受用、能稳定不变的“我”,再在此基础上构建自我的模型。大脑也不是凭空建构自我模型的,是根据他人和环境的反馈来建构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去洗脑旅程的第二站:自我建构来自于他人和环境。
大家通常都有一种错误的直觉,认为人先有自我,然后才有相应的跟别人的关系和相应的社会功能。所以有些家里有小学生的妈妈会对孩子说,“你上数学课要认真听讲,不要因为你不喜欢数学老师上课就不听”,有些中学生的妈妈会对孩子说,“你去学校就是为了学习的,何必在意你的同学怎么看你?”
妈妈会说这样的话,就是基于妈妈认为孩子应该有一个稳定的“自我”,可以有能力有效调节自己的行为。而孩子呢,小学生会答应妈妈“好,我上课会认真听讲”,结果却是自己整节课都走神;中学生会直接怼回妈妈:“你说得那么轻巧!你以为我想在意别人吗?我做不到不在意啊!”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根本没有一个本来就存在的稳定“自我”,“自我”是个体在与他人及环境互动的进程中建构出来的。下面我带大家去看看其中的原理。
02 婴儿的社交互动
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关注他人,自我形成过程中的时时刻刻都被养育环境中的其他人的想法、行为所左右着。我们对他人的关注程度以及被别人所影响的程度比我们日常所认为的要深很多。
为什么呢?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天生就会关注他人、学习他人呀。这是在人类长长的进化史中发展出来的。
人类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一种能够将过去数千年经验、技能和知识传递给后代的动物,因此新生儿不必一切重新开始。这些技术和技能并不是我们基因内携带的信息,而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知识。
人类在长长的进化史中,不断强化了关注他人、学习他人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交能力。看看人类的婴儿你就会发现,他们天生就会社交哦。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神奇,为什么说是天生的呢?因为即使没有人教过,小婴儿也能展现出一些社交技巧,比如笑、模仿他人以及黏住母亲。下面,让我来带你看看人类婴儿怎么样与周围的人来建立起最初的社交互动的。
1)我们先看笑。大部分的婴儿在出生两个月之后就会自发地向成人微笑,这对于所有的父母来说都是很奇妙的时刻。大脑影像研究表明,当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微笑的照片的时候,他们大脑中的奖赏中心的神经回路就会被激活,这就是和看见花朵、吃巧克力,达到性高潮和中彩票一样的神经回路。
所以婴儿仅仅通过一个微笑,就能控制身边的成人。
笑不仅是我们向别人发出的喜欢他们的信号,也是把我们这种社会性物种连接起来的强烈的情感动机,他们是激发个人融入群体的机制之一。
大家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吗?——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其背后的原理可能就在于这里——笑,把人与人连接起来了。
2)接下来我们说说模仿。复制他人的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强大的技能之一,从出生时开始,婴儿就是非常富有经验的观察者,能够跟随着周围的成人,并且复制他们的行为。婴儿是天生的模仿专家,没有其他任何动物拥有人类的这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可能在我们进化出语言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你是否会好奇,为什么婴儿看到别人哭,自己也会哭,看到别人被打,他也会跟着害怕?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之所以我们在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会有相应的情绪反应,是因为镜像神经元被激活。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我举个例子,如果你微笑,我的镜像神经元在我看到你的微笑时被激活,我也自动的回以微笑,接下来我会感受到快乐。通过对你的行为的镜像模仿,我可以直接感受到你所经历的情绪状态,这是因为,我的行为已经与我的思想连接,我只需知道我在想什么,就可以知道你在想什么。
这是人类可以跟他人共情的脑神经机制。也是人与人可以产生深入的情感联结的基础,是我们在看电影时有代入感的基础。
3)最后来到婴儿喜欢黏住母亲这里。生命的最初,婴儿通过大脑袋、天真的眼神和可爱的笑容来吸引大家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每一个面孔。但是在出生半年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的婴儿变得更加有辨识能力,他们喜爱的人限定于自己的母亲,或者是主要的养育者。(后面我们所说的母亲都包含了主要的养育者,但是为了简便一点,我们就统一讲母亲)婴儿与母亲分离时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们会尖叫,大哭。只有他们回到母亲舒适的怀抱中,这种哭泣才会停止。对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听自己的孩子的哭声更痛苦的了。
母亲与婴儿之间的社会联结,是一个由妈妈和孩子双方的大脑奖励中心参与的化学协调事件,流过奖励中心的强有力的激素混合物,产生了伴随我们思想的感觉。如果你试图让一只小鸡和它的妈妈分开,你一定会感受到母鸡的愤怒,这是一种因为大脑激素释放而被唤起的具有攻击性的反应。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很多新手妈妈对于孩子不在眼前会变得紧张不安,对于其他的家人或亲戚来抱走孩子会充满愤怒,也是因为类似的原理。
03 早期成长环境影响
所以说从生命的最早期,婴儿就跟环境中的他人有很多的互动,婴儿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他人的影响之中。
下面继续说说早期成长环境是如何影响自我的建构的。
在“自我”形成的最初阶段(就是指0-1岁这段时间),如果生活环境是安全的、能及时满足需要的,这种“可预期的确定性”是一个模板,将在大脑神经系统内建立“世界是可预期的”这样的信念。
举个例子,婴儿饿了,哭,妈妈听到哭声,给婴儿喂奶,婴儿就喝到奶了,浑身通畅。在这个过程中,婴儿就会发现自己不舒服了,通过他的表达,就会有人来配合他解除掉他的不适感。这样下来,他就能够去期待,他就会相信这个世界是可控的,是安全的。
事实上,“世界是可预期的”正是安全感的本质结构,使人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体验到“世界具有确定性”。上一章我们说到“自我”的设定就是为了让人感受到稳定和确定感,从而让人可以去预测、规划,感受到控制感。所以说“安全感”是自我形成的基础条件。
这种可预期性,使人能超越眼前处境和即时冲动,使具有“长远眼光”的、有耐受力的行为成为可能。这样的行为是对复杂的、甚至充满对立的内部意向的整合。举个例子,老师因为你与别人的冲突而批评你,你不爽,感觉被攻击了,第一反应就是生气,想要怼她,但是因为你是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你相信老师有为你着想的部分,而并不是为了攻击你而批评你,你有这个确定感,于是你就更能够去耐受生气的感觉,反而去反省自己的问题,认识自己的错误,消化自己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人在生命早期得到稳定可靠的照顾,使个体在内部初步建立应对环境的“确定性品质”结构,对于日后 “自我”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另外,这种“确定性品质”使我们有可能对未来的可能性产生确定的预期,这就是安全感和希望。
如果这一阶段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将会导致自我感觉混乱的状况。
所以现实中,我们看到那些在生命早期被寄养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家庭中流转的人,长大后在安全感上会有比较大的欠缺。另外,即使在同一个家庭被养育,如果养育者情绪波动特别大、喜怒无常,也会让孩子难以产生“可预期的确定感”,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也会有非常困惑的,不安全的感觉。
矛盾的是,孩子会与喜欢虐待的家长建立更深的关系,这是因为虐待会让孩子焦虑,这种焦虑,反过来会让他们更加需要关系,这构成了爱与恨交织的循环,给成年之后的虐待关系做了准备。这就是前一段时间流传很广的PUA的心理机制。容易在PUA中成为受害者的也往往可能跟早期的养育关系里面的这种爱与虐待交织的养育模式有关。
总的来说,稳定一致的早期成长环境是健康自我的基础,对于个体形成安全感和希望是非常重要的。
04 个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
上面讲到了早期成长环境对于人的安全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世界是确定性的”这种感觉是自我形成的基础条件,接下来,随着个体变得越来越有意识,在童年期,个体有一个很大的任务就是确认“我”的存在。个体是在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中获得“自我确认”,这是自我稳定感的来源。
举个例子,孩子自己爬树,妈妈在旁边夸他,他就会感觉“我”可以主动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很好的。这会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自主性,这是个体能够把握方向、推动事情的动力之源。
孩子想要爬到高高的树上去,妈妈禁止他,告诉他不能爬那么高,会摔下来受伤,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愿望跟妈妈的不一样,从而慢慢学会区分有些东西是妈妈的,有些是自己的,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是有区别的。
个体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特点,同时也慢慢地有了自己跟他人的界限感,这是个体能跟别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界限感,个体就会觉得别人应该跟自己的想法一样,觉得别人就应该满足自己的愿望、配合自己,这是很多人人际关系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到这个孩子的例子,接下来,因为他还是觉得爬树很好玩,于是不管妈妈的禁令,偷偷地去爬树,结果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很痛。他由此感受到外界环境跟他的预想中的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愿望,同时也慢慢地有了自己与外界环境的界限感,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实感”,这是个体能在现实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关键。
缺乏现实感、只是按自己的愿望去曲解现实也是很多人屡次上当受骗、遭遇渣男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儿童期鼓励和引导孩子探索环境,使其建立与他人、与环境的丰富关系,就能获得持续的“自我确认”,能让孩子获得自主性、界限感和现实感。这是自我稳定感的来源。
相反地,过度保护,或者是对孩子探索世界的活动有很多打击限制,将严重影响个体确立自我边界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会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建立清晰的自我与他人、环境的界限,使外部权威有了替代个人意志的可能,这就是个体缺乏主见,容易依赖的深层原因,也是个体在面临外界的危机就慌乱崩溃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社会中有许多在这方面失败的例子,举一个来说说。
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因为害怕被记住车牌号,连刺8刀致人死亡。药家鑫因为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于二〇一一年六月七日被执行死刑。
药家鑫自述,从小到大,他的生活中除了学习就是练钢琴。逼他练琴时,妈妈会拿皮带抽他。为了兼顾练琴和课业,小学阶段的他就要在课间赶作业,除了上厕所,不能离开座位。
在上初中的时候,药家鑫开始上网打游戏,父亲认为他这是网瘾。有段时间他父亲专门不工作,把他关在居民楼的地下室,除了上课,吃住都在里面,房子没有窗,他父亲把他从外面锁上。
案发之后的庭审中,药家鑫说:“从小我就特别压抑,经常想自杀,我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觉得别人都很快乐,我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之后,药家鑫的父亲在微博上写道:“药家鑫的事情上,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平时管教孩子过于严厉,令孩子在犯错之后害怕面对,不懂处理,最终酿成大祸。”
这是现实中对孩子有过多的打击和限制带来恶果的极端例子。因为长期被严厉地限制,药家鑫没有完成自我确认的过程,没有形成稳定的自我,遇到危机事件,就精神崩溃,丧失现实感。
那另外还有暴力犯罪领域的专家认为,一个人能暴力伤害他人,完全无视他人的痛苦,这是一种由于童年时缺乏合适的情绪互动和社交互动而造成的情感迟钝。在长期压迫、责备、冲突的环境,会增加人的攻击性、冲动性和暴力倾向。只有将孩子置于温和的教养环境,而不是恐惧的环境,孩子才能建立起有弹性的自我,拥有调节冲动行为和行动力的能力。
05 总结
根本没有一个本来就存在的稳定“自我”,“自我”是个体在与他人及环境互动的进程中建构出来的。在生命早期,如果生活环境是安全的、能及时满足需要的,这种“可预期的确定性”将在大脑神经系统内建立“世界是可以预期的,是确定的”这样一个信念,这种安全感是自我形成的基础条件。
而事实上,从来不存在一个确定的世界。而在儿童期,鼓励和引导孩子探索环境,使其与他人、与环境建立起的丰富关系,就能获得持续的“自我确认”,这是自我稳定感的来源。而现实中,来自于外界的反馈也常常是变化不定,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自我就是建立在幻象的基础之上的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