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大道没有味道,不像美食和音乐,讲道理、传播真理的人也不像艺术家和讲故事的人,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没什么吸引力,至少不会诱惑他们。
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人,看到公益讲座的公告之后,有多少人会来听?没几个人。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有些人即使来了,也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想来听课,如果孩子不想来,他们也不会来的。对他们来说,在这里坐上一整天,他们受不了的。他们向往的,是灯红酒绿的世界,是编纷多彩的生活,而不是千篇一律、少欲知足的生活。当然,有些人即使不是为了孩子,也会来听讲,而且会听得很认真,但是,相对于全世界那么多人来说,这样的人太少了。相对于心灵苦闷需要解脱的人,这样的人也太少了。很多人虽然痛苦空虚,却不愿洗净铅华、踏实求道,他们更愿意发泄,因为发泄更加轻松。他们借助发泄度过情绪危机,一次又一次地回避,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危机始终都在。有些人甚至在一次又一次地回避之后,走向了更深的深渊。在这个五光十色的时代,没多少人会走向简单纯粹的大道。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的载体,并不像美色、美声美味、金钱、权力和爱情那么吸引人,“执大道”的人在很多人眼里,也可能是很无趣的。因为他不喜欢玩,不贪恋享受,不愿像很多人那样挥霍生命、做一些欲望化的事情。他跟很多人一样,也跟很多人不一样。他的和光同尘,是一种不贪恋的和光同尘。在这种和光同尘的背后,是深切的理解,是心酸的温柔,也是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
“视之不足见”,你看不见道,也找不到道,任何人都不可能抓住道,然后展示给别人看,告诉别人这就是鼎鼎有名的道。真理也是这样,因为大道就是真理,真正的真理就是大道。它包含了一种规律,但更多的是一种境界。你只能在寻找真理的途中不断地接近这种境界,在无数次碰得头破血流、将在乎的东西一样一样放下之后,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那是波涛汹涌后的风平浪静,是烟火升空后的万籁俱寂,是掌声与喝彩消失之处,是绚烂的夕阳隐没的地方。那里没有灿烂的颜色,没有激情的水声,只有平淡无味的空气一样的静。它“听之不足闻”,你听不见它,它不会用声音向你展现自己的存在,但声音中有它。
“用之不足既”,用之不竭,没有穷尽,“既”有很多种解释,不只是穷尽,你也可以理解为触摸、触碰。那么,“用之不足既”就是,你可以运用大道的智慧,但你碰不到它,它是无法触及的。
得道者就像大道一样,非常朴实,没有取悦别人的美色、美音和妙触等等,但他的言行举止之间,无不透露着大道的智慧,平淡无味,却令人震撼。因此,你一旦得道,一旦成为道的出口,天下人就会归附于你。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雪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