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案子的手法只在理论上可行,现实中几乎无法做到,更绝难破解。
不得不说,《圣女的救济》一开始的这句话确实很吸引眼球。
在一开始,作者就已经很清晰地将凶手给了出来,虽然在看到那一段描写的时候,会怀疑是不是作者故意设下的圈套。但随着情节的后续发展,重点又随之迁移到作案手法上了。
打着不可能犯罪的噱头,却编织了一个细思恐极的作案手法。
其中的恩怨纠葛,真是让人唏嘘不止。
开篇时候绫音和义孝之间的谈话,透露着两人之间的矛盾,那是价值观之间的碰撞。
对于义孝来说,女人只是附属,是生育的工具,他所要的家庭是能延续血缘的,不然伴侣就是摆设,可以弃之如履。所以他和绫音结婚的时候,定下了一个一年的“游戏规则”。
期限将至,绫音就要被无情出局。
想想也是可笑,这样自私的想法居然能够被接受。
估计爱情真的是盲目的吧。
所以,悲剧就发生了。
看到最后,突然发现这真的是一场游戏。
但“游戏规则”却不是由义孝所定下的那样,而是由绫音从定下的。
这是一段牵扯到义孝已经离世的前女友的情感纠葛。
有点略微俗套的套路,闺蜜上位,原配想不开自杀。
绫音那个时候应该是带着内疚的,但她对义孝的爱占了上风。
这是悲剧最开始的发展。
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但很抱歉,我还是爱着这个男人。(再做一次选择,我还是会这样做,即使你会变成这样。)
但在一起久了,就会愈发发觉这个男人身上的缺点。
也就是那个自私的想法。
不符合“我的游戏规则”的人,统统都只能出局。
绫音知道这个男人的本性的时候,应该是有些释然的。
因为这样可以把大部分的责任推到义孝的身上,要不是他自私的做法,闺蜜不会死。
所以,绫音准备了一个计划,一个关乎救济(救赎)的计划。
对绫音而言,所谓的婚姻生活就是守护站在绞刑架上的丈夫的日日夜夜。
在婚姻生活中,绫音已经做好了准备,也做了努力。
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患有不育症的绫音,在义孝的“游戏规则”中早已属于出局定了的。但她也有为了挽回义孝,纠正他不正确的观念努力着,抑或只是单纯地想着为他做倒计时。
这个,就只有绫音自己知道了。
但我还是希望绫音是前者。
她所救济的,是义孝的生命。
但更重要的是,为了那份爱,她想让义孝意识到女人并不单单只是工具,也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存在;甚至,是对这份爱的救赎,对因为这份爱而离世的闺蜜的救赎。
只是很可惜,义孝并不是能够被改变的人,他心中的爱是淡泊的,他是自私的存在。
哀莫过于心死,义孝下了游戏结束的通知,绫音清醒过来之后,决定放弃救济,转而用决绝的方式救赎。
悬着的达摩克斯之剑也随之掉落,斩断这一切纠葛。
之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说,理论可行,现实难存,绝难破解。
也正是因为绫音这一手法的复杂性,不在技术层面上的,而是在情感层面上的。
杀人不难,难的是精心策划后还要时刻注意保护受害人,让达摩克斯之剑时刻悬着,不掉落,也不伤及旁人。
从正常的思考方式来看,这种犯罪手法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因为在案件发生之前,它会一直折磨着知情人,也就是凶手。
可战战兢兢地守护着义孝,又何尝不是绫音选择的一种赎罪方式。
感情是复杂的,但复杂的感情又是人类的一大特性,也就因为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相互羁绊,互相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