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反思日记,记录我保持觉察与思考的一天。
周日,他回来了。看到他,我突然想起来自己提前告诉过他,让他周一跟我一起去法院。
虽然他也有指责我,但是我没有生气。毕竟他回来了,说明他还算有担当,没有回避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态度,我比较满意。
早上八点半,我准备出门去复印一些资料。他说:“我要去XX(外地城市)处理事情,很忙。你自己去法院吧,我开车带你过去,有什么问题你再通知我。”然后,他又开始抱怨和指责,说我拖拖拉拉。
临时变卦,令我很讨厌。我说,那你去忙吧,等下我自己过去,不用你送了。说这话的时候,我带着情绪。因为我认为他是故意逃避。
下着小雨,我一个人走路过去,不到一公里。路上我在想:拖延,不去处理,要么是想逃避,要么觉得这事不重要。每次都说很忙,一天到晚都很忙,不过是借口罢了……这么想着,越想越气。
走到法院入口处,询问了才知道这里是人民法庭,庭审处。我走错了地方。
雨下得有点大了。打车,5公里,去了另外一个法院。
门口保安告诉我,这里是法院办公大楼,需要走200多米绕道另外一栋楼去办理。
冒雨到达。进行登记、刷身份证、扫脸、随身物品过安检、身体安检,取号,等待。大厅里人不多,前面仅排了6个人,等了大半天,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很低。我突然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不愿意跟我一起来。耽误半天,什么事都干不成,他不愿意把时间耗费在这里。
我咨询了前台工作人员和旁边窗口的律师,他们告诉我不能调解,要先立案,起诉,再开庭,耗时大概三四个月。
……
已经中午了。从法院出来的时候,雨下得很大。打车回家,饿得不行,有点晕车。突然想起来自己没吃早饭,家里还有个孩子也没吃早饭。我确实搞忘记了。
反思:当时他提了三种方案,至于行不行得通,没有后续跟进。我是希望他能给出明确结果。他一直说很忙,每次我问,他都不耐烦。这让我很恼火,因为我觉得他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去解决。
我为什么没有主动去推进事情的进展?被动等待。一是担心他反对,避免引发矛盾争吵。二是,害怕承担责任。被动,不作为,其实是受害者心态。把自己想象成了受害者,逃避责任。(之前自己也没意识到这些。)
觉察:之前我总是以为他逃避问题,其实是自己在逃避。如果真正去做了,结果未必是想象中的那样。一定要行动,去行动,积极主动地推进事情的进展。
一天会有成百上千个想法,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消极的想法,可能是某个问题触发了你潜意识里的某种情绪模式,你看到的、想到的,未必是真实的。抓住那些积极的想法,让消极的想法流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