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版《西游记》中,为什么唐太宗会大力支持唐僧去取西经,甚至两人还结拜为兄弟。在电视剧中并没有把原因交代清楚。
但在小说中,一切的缘由都讲的明明白白。
起因要从泾河龙王被魏征梦中斩杀说起。
唐太宗答应救泾河龙王一命却没办成事,心有不甘的龙王冤魂日夜骚扰唐太宗,最后导致他病重而亡。临死之前,魏征告诉唐太宗:“臣有一封信交给陛下,等到了地府,把信交给酆都的判官崔珏。这样可以保证陛下无恙还阳。”
原来,崔钰也曾是唐朝臣子,在他死后,到阴司做了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魏征身为人曹官,经常在梦中与崔钰相会,两人交情颇深。
唐太宗到地府后,很快就遇到了崔钰。也确如魏征所说,崔钰感念魏征对他子孙后代的照顾,答应帮这个忙。只等泾河龙王的案子了结,就会送唐太宗还阳。
三曹会审之后,事情都已说明白,泾河龙王也被安排去投胎。
接下来应该送唐太宗还阳,可在查看生死簿时,崔钰发现“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刚好是今年。大惊之下,崔钰在“一”字上添了两画,改为了“三十三年”。
就是这两画,让唐太宗白得了二十年阳寿,也让事情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之前的情况是这样的。
大家都以为唐太宗是阳寿未尽,只是受到泾河龙王事情的影响才早死的。所以按照魏征的想法,三曹会审之后,阳寿未尽的唐太宗应该是要返本还阳的,这个过程中让崔钰帮忙照看一下而已,并没有什么为难之处。类似于我有个朋友唐太宗要去北京玩,然后我托北京的好兄弟崔钰照顾一下,做个导游吃吃饭什么的。
但现实情况却不是这么回事。
唐太宗属于寿终正寝,三曹会审之后是要去投胎转世的,这一点连魏征都没想到。但是崔钰却借着手里的职权,私自给唐太宗加了二十年寿命。这就不是去旅游了,而是有个朋友唐太宗非法移民过来,然后崔钰擅自给弄了一个合法身份。
两者的严重程度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么做对崔钰有什么好处?
咱们看看唐太宗还阳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崔钰先是带太宗游历了幽冥背阴山,经过许多衙门时“处处悲声震耳,恶怪惊心”。
然后俩人走过奈何桥,上无扶手栏杆,下有抢人恶怪,吓得太宗心中惶恐。
路过枉死城时,两人被曾经死在唐太宗手下的冤魂缠住。唐太宗给所有饿鬼分发了盘缠,并答应回阳间后办一个“水陆大会”来为所有冤魂超度,冤魂这才散去。
最后崔钰与唐太宗分别时,着重强调了这两件事:1、千万做个水陆大会。2、若是阴司里无抱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
看出问题没?
冒了巨大风险修改生死簿的崔钰却没捞到半点好处。
即使后来唐太宗派刘全送来南瓜,也是送给十殿阎王的,跟崔钰没关系。
从崔钰的个人角度来说,这解释不通。
但从观音菩萨的角度来理解,就完全说的通了。
此时的观音正跟木叉在长安寻找取经人
而从西天来到大唐的观音深知取经路上的凶险与困难。
除了有妖魔鬼怪之外,还有沿途国家的阻挠。
为了对付妖魔鬼怪
观音安排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龙马。
沿途的国家怎么办?
如果把拥有强盛国力的大唐与取经人捆绑到一起,那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
你不会真以为“贫僧是来自东土大唐,到西天取经的和尚”这句话很好用吧?
真正有用的是大唐的通关文牒,这才是实打实的凭证。
为了让唐太宗支持取经的工作,观音并不是直接托梦说“我在找人去取经,你给点表示”。这种剧情的处理方式在网文中比较多,直接给结果,不管经不经得起推敲。而西游记中却是先让唐太宗感受到泾河龙王的冤魂刁难,这是为自己;然后再去感受地府中众多冤魂的苦难,这是为天下。
亲身体会过苦难,才能真正理解苦难,这是观音的高明之处。
唐太宗之死与增加的寿元,只是观音一手策划的一个局,是为让唐太宗心甘情愿的支持取经工作准备的。如果唐太宗这时候死了,那前面做的就成了无用功,即使是为了天下,也得让唐太宗先活着。
而崔钰,只是计划中的一个环节。只要去实施就可以,并不用为后果承担责任。这样就能解释得通为什么他一直在强调水陆大会,又没什么所图了。
沿途的困难都找到了解决办法,后面选择唐僧西行也只是顺水推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