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8《刻意练习》读后感

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在有导师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心里表征。针对之前已经获得的某项技能进行修补或重构,设定具体的目标,全身心投入,关注目标实现反馈。走出舒适区,提高技能的一种活动


刻意练习的探索

我们的大脑有超强的的适应能力,大脑总是能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在习得一些知识时,可能会触发大脑结构和思维结构发生变化。

心里表征也就是心理结构

比如说到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很多人都能在脑海中浮现。但是真正的大师。除了这幅整体的画以外,他还可以对他背后的景物,她的眉毛、房子,着色深浅说出个一二三。

遇到的挑战越大,大脑的变化也越大:但不是挑战越大越好。舒适区不太远的某个点,最为恰当。挑战太大或者过分的逼迫自己可能会适得其反。


刻意练习的实践

首先找一个成熟的、你感兴趣或者觉得有必要的领域

第二、找位好的导师、制定良好的反馈机制和检验标准

第三、专注地投入

第四、开拓创新

没有导师:为自己不断进步制作具体的目标,有目的的练习、发现错误、纠正,反复练习,并专注地执行。

如何解释天生才华

举一个莫扎特的例子。


莫扎特六岁开始作曲,八岁时,写出第一部交响曲,十一岁时写出一部宗教剧和几部键盘乐协奏曲,12岁时创作了一部歌剧

在这方面,莫扎特的天才到底是什么?她到底做了什么?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的父亲对莫扎特进行的训练与我们现在的音乐训练囧然不同,除了枯燥的练习,还有对音乐的分析和点评。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的人生成莫扎特在6到8岁的时候开始作曲,几乎可以肯定,这有些言过其实。我们首先知道莫扎特早期所作的曲子,据说实际上是由他父亲一手写出来的,他父亲声称自己只是整理了小莫扎特创作的曲子而已,单我们不可能知道,某首特定的曲子到底有多少是莫扎特本人创作的,又有多少是他父亲创作的。

别忘了他父亲本身是一位作曲家,而且是一位不得志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从来没有获得过他想要的荣誉

还是那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厚积薄发才无懈可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次我撰写关于刻意练习及专业特长的文章,或者就这些话题举行演说时,读者或观众总会问我,“那么,怎么来解释天生的才华...
    造个院子过生活阅读 3,440评论 0 1
  • 本书讲了什么 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少穻阅读 4,282评论 0 2
  • 荐 语 打小时候,我们就被家长和老师们灌输了无数的天才人物故事,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达芬奇、莫扎特、居里夫人……...
    晨峰_02c6阅读 4,601评论 0 1
  • 我想在你们的身边一定会有这些当你努力的想要变好的时候,在你身边说你是不是发疯了的人。 一直以来你身边的圈子自然...
    xry味道阅读 3,287评论 0 0
  • 体验 一张平淡无奇的脸,会让自己的人生很孤独,很无趣。而我有时候就会这样子,所以,要让自己想尽一切办法把平淡无奇的...
    林深叶茂阅读 7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