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七的意义
禅七是以七天为一周期,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从大的方面讲,人的相貌(包括面相、手纹等)是七年一变;从小的方面讲,人体的生理变化是七天一个周期;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讲,也是七天一周期。
佛教把人的意识分为八个层面: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尽管眼看到,耳听到……只要没有动念头(意根未动),外界的信息就不可能进入第七识、第八识。
第七识又叫“末那识”,它把前六识收录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拣择后(该丢掉的就丢掉了),交给第八识。如果第七识不把信息传递给第八识,第八识就是一片空白。第七识是一个坚固的妄想,传统佛教所说的打七就是把第七识打死。
实际上我们在红尘中修炼,直接针对的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正如祖师大德们所说,只要把第七识打死,八识心田里的种子顷刻间就会变成智慧之光。如果不把第七识打死,八识里的宝藏则无法显现。众所周知,前七识所做所学的东西,最后全储存在阿赖耶识里,明心见性以后,这些就变成了如来宝藏。未明心见性之前,阿赖耶识只是一个什么都收藏的大仓库。
当你一层一层地把前七识突破、降伏以后,在接近第八识时,才会发现自己的习气毛病很重。而前七识是发现不了的,就如同仓库的门没有打开,你发现不了里面有东西一样。
八识既然是个仓库,就有能藏和所藏。如果我们降伏了第七识,它就没有能藏的了。所以对一个悟道的圣者来说,他做事就不会留下痕迹,也没有东西可传给第八识。但一般人根本降伏不了前五根,每天听到的、看到的,足以扰乱他的心性。
实际上最难降伏的还是意根。“无念”是念念不住,并不是没有念头,有念不住乃无念。一切不住,处于了了分明的状态,才是一个禅者的行持。
禅宗里有个词叫“绵密保任”。“绵”是细而长。“密”是不间断,不分内外先后。“保”是时刻保护自己念头。“任”是任其自然,没有“能”“所” 。功夫成熟了,自然入道。这是一套完整的用功方法。
真正的心法是绵绵密密地保任。如果能绵密保任,第七识自然就不会分别,看谁都一样,这时就获得了“平等性智”。能做到这一点就不需要再盘腿了。实际上做到保任功夫最有效的方式是出去搞人事交往。
当你把自己觉知的力量完全唤醒以后,你会觉得你所有的妄念本身就是你明妙真心的显现。一个无形无相的东西起用时,必须依赖有形有相的东西。六根的作用,本身也是妙明真心在起用。
佛经里讲“破四相”“转四智”。破四相实际上只要破掉我相,后面的三相就不攻自破了。破掉一个人的我相,最快、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布施。布施不仅指钱财,没有钱出力也是布施,乃至说一句好话,给人一个微笑,为人让路等等,都是布施。布施修好了才能达到无我。无我的当下就与万物同一体。
现代众生最好的修行方法,莫过于降伏自己的身体。古人是“降伏其心”,现代人能降伏身体就已经不简单了。如果降伏不了身体,心常被身转,根本无法降伏其心。给你一种修行方法,至少要训练半年。再好的方法,都要拿出一段时间去训练。力量不存在内外,只有一股,用在哪儿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