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小孩买了一棵圣诞树,这次是大的,1.8米高的,松针的尖儿涂了白色的粉,整棵树展开后像覆满了雪。白雪和圣诞树当然是绝配,如果当天真的下了雪就更好,树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礼物,铃铛,蝴蝶结,卡片……看起来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
这是小孩期望的节日,礼物,小饰品,彩灯,亲自动手装点圣诞树的过程,圣诞老人的传说,样样都是他所喜欢的。
我曾给小孩做过一颗圣诞树,用废弃的拖把杆和一些松树枝,还买过一棵小的圣诞树,他邀请了朋友来家里玩。今年也将是这样渡过,我已经答应他了,离圣诞节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呢,他昨天就开始兴奋地和我研究着那天要做什么好吃的招待朋友了。
我对圣诞节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小孩特别喜欢,我就一切随他。其它事也是,只要安全且不妨碍他人,他就是自由的,有决定权的,我会陪他,帮他完成他的奇思妙想。他想做个小凳,我给他找来没用的床板;他想做石头画,公园里有啊,捡来洗干净随他画;下雨天他想淌水,我给他买雨鞋;他想学叠纸,我买书和彩纸;他想在他的小床上搭个帐棚,我就带他去公园搜寻粗的树棍,回来一起搭起来,再给他一块床单罩在上面,夜里他睡在里面,心满意足,也许在做着野外冒险的梦吧……
一切都是有意为之,自小孩出生以来,我一直都有意识地努力着想要给小孩一个“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
“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便明白这正是我这些年模糊的想法,我曾猜测说这话的人是懂得心理学的,百度之后,果真如此,“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实际上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要远远早于看到这句话,多年前,我就开始朦胧察觉到童年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影响。我曾探究自己的内心,研究每一种性情的最初来源,最后发现全部指向了童年。
而那时,我已错过了大孩的童年!回首大孩的童年,好多该做的没做,好些不该做的都做了,导致我对大孩一直深感内疚。
大孩的成长历程,使我明白孩子初中以后,以致成年后的大多数问题,其实都是童年种下的因。有了小孩后,我就一直在努力让他的每一天有爱,有快乐,有正向情绪和性格的引导,从目前来看,小孩成长的很好。
当我明确知道童年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后,有次又看到关于戴安娜王妃的文章,其中有张照片引起我的注意。戴安娜和卡米拉同行,明明比卡米拉漂亮,比卡米拉要高,可是戴安娜低头,含胸,偷偷瞟向外界的眼神怯怯的,而卡米拉抬头挺胸,自信满满,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不禁感叹戴安娜其实从结婚那一刻起就注定会输,同时特别好奇她俩的童年是如何渡过。后来真的找到了相关文章,验证了我的猜测。
“如果人们认为我坚强不屈,那完全应该归功于我的家庭。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它给了我无限的关怀和温暖。当我遇到危机时,从来不用担心,因为我的家人总会及时地出来帮助我摆脱险境。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我为人所需,被人所爱。要知道这一切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而对我来说,这是我生活最美好的开始,未来在我的心目中充满了美好的希望。当我长大成人以后,我更加意识到童年时代打下的生活基础是多么地重要,它能给我以足够的勇气面对现实,从而战胜种种挫折和不幸。”
猜猜这是谁的童年?没错,这是卡米拉。
再看看戴安娜:一出生就不受欢迎,因为她父亲一心想要个男孩,父母关系不睦,亲眼见证父母吵架,父亲打母亲,6岁父母离婚,9岁被送到寄宿学校,父亲再婚又离婚,母亲再婚又离婚,最亲的两个人,自己的生活全都乱糟糟,没有谁关注她,爱她,指引她,就是这样的童年,造就没有自信,怯怯的令人心疼的戴妃。
我常想如果卡米拉处在戴妃的位置,是不是结局可能会有不同,聪明自信的卡米拉绝不会一次次用自残的方式企图唤起对方的关心和爱,而她想要的的,总会想尽办法得到,她从来不缺勇气。
这两个人命运走在两个极端,一个用童年治愈一生,一个是用一生治愈童年,一生的输赢胜败是不是童年就已注定?决不能让孩子童年缺爱,任何缺失他长大后都会想要找回,而爱最难找回。
也许是因为自己有个还在童年的孩子,我就格外留意别人的童年。《人间失格》被一再谈起,我也买了一本看了,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作者冷静到残忍的自剖和病态型的人格,也不是那些经典语录: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仅一夜之间,我的心判若两人。他自人山人海中来,原来只为给我一场空欢喜。你来时携风带雨, 我无处可避;你走时乱了四季,我久病难医。
这些金句的确深刻独特,但看过后也就模糊了,我独独记住了他的童年:不懂也无法与人真正沟通,讨好,总想让人满意,受了佣人的侵犯不敢说,也许常受责备和怒斥,恐惧不敢还嘴,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不知道为何他的童年会这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但真的很糟糕。不敢说他后面的人生都是由于童年的遭遇,但至少有很大关系,除非他天生精神有障碍。
童年对一个人如此重要,可我们的教育却常常对此重视不够,我们更在意知识性的学习,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是这种倾向。夹在这滚滚洪流里,我也无法逃脱,我只是想办法花尽量少的时间在学习上,腾出更多的时间带他去接近土地,接触大自然,和朋友一起玩耍。在性格和情绪上我做了最大的努力给他好的引导,尽管不是尽如人意,也没有大的遗憾,我很是满足。
我相信我真的能做到给小孩一个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但也还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