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学校教育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所在》告诉我们:“当儿童深度地而不是浅表地学习知识,且学习如何将知识运用到真实世界(社会生活或实践场景)中时,其对内容的保持会更好,并可以进行概括和运用到更广阔的情境(即迁移)”。这是我们学校教育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何立足文本内容拓展迁移一直是我较困惑的地方。现针对这一问题,查找资料,总结如下:
一、从作家出发知人论世
选入教材中的篇目都堪称“经典”,作者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历经千百年,时异事迁,想让学生感同身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就成为我们拓展延伸的方向和素材。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杜甫《春望》的教学中,想要学生充分了解作者忧国思家念亲悲己的情感,就要知人论事,在诗句的理解的过程中以安史之乱初期作者行踪地图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生机勃勃。为什么作者会见花流泪,会见鸟惊心呢?”出示安史之乱中的作者的行踪的地图,同时讲安史之乱中的作者被困京城的故事。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的同学,更能感受作者内心的伤心与苦闷。作者为何而苦闷呢,如何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忧国思家的情感呢?“烽火”指战事(讲狼烟在战争中的应用,讲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连三月”说明时间长。再结合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忧民的情感就不难体会了。“家书抵万金”,通过写家书的珍贵来表现作者对家人的牵挂。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安史之乱之初,叛军所到之处,百姓皆惨遭杀戮,作者困居长安,家人在鄜州,家书不至,家里人的安危定让作者魂牵梦萦。牵挂到什么程度呢,45岁的杜甫,早生华发,如此苍老再结合《北征》中“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的诗句。以诗写史的诗圣在这首五言律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就变得丰满了。学生们也更能了解杜诗中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从作品出发拓展阅读
钱理群认为,我们语文教学就是“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孩子心上扎根”。经典的作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历久弥香。它们的精彩不是选入教材中的某章节能诠释清楚的。结合中考阅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何围绕着课本内容有针对性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呢?我选择作者的同一时期的作品和作品集里的其他篇目作为阅读内容拓展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来。比如:讲《春望》的时候,拓展了同一时期的作品《月夜》;讲《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时候,拓展了《世说新语》的另一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讲《石壕吏》的时候,拓展了“三吏”的《新安里》和《潼关吏》,讲《虽有佳肴》的时候,拓展了《礼记》。通过写读后感和召开读书经验分享班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从时事出发挖掘深度
学生“不应一心只读教科书”,“两耳更要闻窗外事”,因此,在堂课的拓展迁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看看时事,对中国现在在国际的地位有一定了解,根据文本的主题向课本深度上挖掘。时过境迁,我们在解读课文中心主题时,也不能再抱陈守旧。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对于主题的解读历来有多中意见,但爱国主题一定在其中。用十多分钟的时间开了个小型讨论会。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与体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像鲁迅这样的爱国志士为何“弃医从文”“弃笔从戎”?
四,从课文出发 关联其他学科。
语文学科综合性强,一篇课文里除了有文学,也穿插着其它知识,如果只局限从文学这一角度分析,未必达到好的效果。课文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地名、方位、周边环境、历史背景等内容。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为课文的学习做准备。以《春望》为例,诗文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可是对作者的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的感受,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课前让学生查找《春望》的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在课外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丰富了文本内容,增加了学生的知识,还能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学生视野得到了开拓,信息处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从语文出发,注重生活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知识最好的方法。我们的教学不能将文本束之高阁,要让学生学以致用。针对《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愚公移山》的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让学生以情景小品的方式,让学生表演故事。学生还可以续写故事,如果陈太丘和他的朋友在相遇时,他们会有怎样的交谈?这种交谈的依据从何而来?肯定源于学生的生活日常。学习说明文的时候,让学生学做一道菜,并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出来。从语文出发,引发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热爱生活的人。
拓展是学生知识的一个延伸,对学生能力的一个提升;迁移是学生对课内知识在课外的运用。我们必须依据教学目的设计各个环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