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孝道:当生养人(父母)侵犯到我们的合法权益时《行孝:孝敬的十二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余源鹏 孝敬父母 孝经 什么是孝道故事 中国中华传统孝道文化 二十四孝故事。全国中小有关孝道的作文和文章

我们孝敬生养人的前提,是生养人对我们出于关爱和保护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恩而回馈。

但也不排除有的生养人对子女没有爱心,甚至不保护子女的身心的健康安全。这种情况就要区别对待了,不能“愚孝”!

这方面,我先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三点规定: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也就是说,当生养人非法拘禁子女;有能力但不尽抚养义务;破坏子女婚姻自由;虐待妇女和儿童的情况等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有公民(包括子女)都可以拒绝执行,甚至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当然,这些情况的发生,有可能是出于生养人的无知,有可能是出于生养人的自私,甚至不排除还有可能出于生养人的恶意!比如,当生养人让子女冒着身体或生命的危险,或者明知违法还指使子女去做某些事,子女都该拒绝执行,并耐心陈述理由。

如果是生养人无知的,子女应该谅解;如果是生养人无情、没有爱心的,子女则可以选择减少行孝的范围和力度;如果是生养人有恶意的,则应该首先保护自己身心的安全和健康,并向其他生养人或社会寻求帮助,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孝感动天》讲舜的继母想加害他,他没有告诉父亲,而是继续向父亲尽孝;《卧冰求鲤》讲王祥的继母冬天想吃鲤鱼,他冒着冻着的风险去冰河里抓鱼。

其实,舜可以向父亲或其他相关可能的养育人寻求帮助(比如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对于可能伤害身体的事,王祥则可以拒绝执行,或在安全的范围内去执行。


以上文字摘自余源鹏《行孝——孝敬的十二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一书论及#孝敬父母#孝道#孝顺父母#孝经的内容。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全国中小学新时代家庭德育孝道教育教材《行孝》


《潮州日报》2022年6月12日刊发文章:《一部提倡新时代孝道的佳作》——家庭道德教育读本《行孝》赏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