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在韩国,不管中国人还是韩国人,对朝鲜族的印象不是很好。韩国人称朝鲜族人为“蝙蝠”。(参照伊索寓言蝙蝠的故事)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会两国语言,在中国人和韩国人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常常两边欺骗。(请不要断章取义,不是所有的朝鲜族人都是如此。) 后来和朝鲜族的人接触多一些后,发现也有一些客观原因。那就是有些朝鲜族人很多时候,两边的语言水平都是二吊子。所以在他们进行翻译的时候把握不准确,因而产生误会,最后被两边嫌弃。另外朝鲜族人的思维方式与汉族非常不同。所以隔阂较深。
金老师辞职以后,去了一家旅行社做办公室业务。后来说是应聘了一所中学校的中文老师。因为在教中文时,她既无法掌握教材的知识,又无法把握教学内容。还驯服不了学生,所以经常来找我商量。其实我的水平也很低,但蒙她不弃,还是积极献计献策。但奈何她的文化程度太低,实在无法胜任,所以教了一年后找到机会去应聘了一所郊外小学的中文老师。
我原本对金老师学历不高并没怎么在意。因为我觉得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一个人只要肯努力专研,不必在意起点的高低。所以对她也没有什么偏见。但有一件事情,却让我对她心存了戒备。
那就是那年在外大学习时发生的小事。
在多元文化中心做翻译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一年两次,一次一周的封闭式集训考核,就非常让人难过。
第二次集训时,因为我和金老师已经算是工作上的搭档,生活中无话不谈的朋友了。所以第二次集训时,我两对不能住在同一寝室觉得非常遗憾。于是我两和同寝室的翻译协商,私下调换了寝室。
这原本在我们的意识里,不算啥多大的不当行为。可是到晚上查房时,外大老师却严厉的说我们换房间为什么没有给负责老师申请?私自调换房间属于违反规定的行为。那位查房老师问是谁做主换的?我两你看我,我看你都没吱声。这原本是我俩一起做的,哪里有什么"主犯","从犯"的区别~
可是那位管理老师不依不饶,固执地追问是谁出的主意,谁做的。
这时,我见金老师一幅受到惊吓害怕的样子 。而且在偷偷努嘴指向我。我心中一凉,她竟然这么怕事想缩脚,而且还出卖我来垫背。我立刻站起来说是我,是我想和金老师一个房间,所以我主张换到一起。
我做好了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谁知负责老师看似严厉,其实并没打算对我们深究什么的。她只是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说,以后不能这样,有什么要求必须先向管理老师汇报申请。说完便离开了。
这时,金老师似乎回过气来,她尴尬的看向我。我只看了她一眼没说话。金老师赶紧故作亲热的对我说:"哎呀,吓死我了,其实这有什么嘛~,他们也真是小题大做,你说是不是~?"
我突然对她生出一股厌恶感,只说太晚太困早点休息吧。自此之后金老师可能觉得有些理亏,也有可能觉得我这人够义气,对我很是友善。但我却如刺在喉,不想再和她深交。因为我觉得一些小事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品。这种遇到小事都缩头出卖朋友的人,要真的遇到大事,也会毫不犹豫的出卖你。所以我对她尽量敬而远之了。
集训以后,各回各的城市。也许是时间和距离淡化了我对这件事的在意吧。
时间一天一天似乎过得很慢,但稍不留意,一晃就是几年过去了。
这几年金老师在那所小学混得还算不错。因为那所乡村小学一个年级才2,3个班。而她韩语比较好,方便与韩国人沟通。再加她还会来事,上上下下都打点得很到位,最主要的是韩国人不懂中文。所以学校的老师也不了解她的水平和能力,她也因此混得下去。
而我在这些年却经历了很多事,兜 兜转转绕了地球大半圈。做过翻译,后来又改做多元文化中心的双语老师,去了欧洲又去了美国。我的家人很多在美国和加拿大,他们都劝我留下。可是我感觉不太适应欧美的生活,另外当时我家儿子白公子死活不肯离开韩国。我实在不放心他一个人在韩国,而美国又离韩国太远了。于是我不顾亲戚朋友的挽留回了韩国。回到韩国后,我正琢磨找什么样的工作。正好金老师见我的朋友圈里我回来的消息,于是极力邀请我去RS市。 她说RS市很多学校在招聘中文老师。我当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于是便听从了她的建议找了所男子中学把简历递了进去。据说同时还有几个人递了简历。但一周后,我接到该 学校的录用通知。于是我便去了离我自己家差不多160公里的另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