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财富的荣光和贫穷的耻辱会随着越来越发达的传媒无限放大,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考究背后的逻辑,只是惶恐地想要摆脱贫穷的诅咒,然后向财富女神献媚。
传媒看起来气势汹汹,实际上作用越来越弱。大众在每时每刻的新鲜刺激下已然麻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对大众来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果非得说还有一点影响的话,那就是祈祷坏事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然后满怀希望地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获得成功和幸福。一切的一切,除了转变为吵吵嚷嚷的谈资之外,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在如此这般的现实境况下,资讯实际上完全沦为了娱乐的工具,关注资讯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娱乐。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已经描述得足够透彻,这也没有什么需要深入探讨的必要。这样,我们可能会陷入一个循环:越是因自己的地位觉得惶恐,越是娱乐,越是娱乐,越是对自己的地位改变没有任何作用。
我们在看或听过各种所谓的有种、有料、有趣的所谓干货之后,对自己的人生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恐怕很难说。现实情境往往是,看了很多,听了很多,也想了很多,而脑袋却是一团糨糊。我们什么都关心,就是不关心自己。在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世界中,我们太容易达到忘我的境界了,而且是极其自愿的。应该做的事没做,想做的事一直被拖延。我们被训练,沉浸于即时的获得与满足,对需要坚持,需要时间累积的事情越来越没有耐心。谈恋爱计算投入产出比,觉得过于麻烦,觉得不如约炮合算,殊不知空荡荡的感情无法用单纯的性欲补足;看一本书要求层次、结构分明,最好是说明书,前后翻一翻即可拿来吹牛扯淡;工作频繁换,无法忍受单一无聊,觉得世界很大,快速转换、快速迭代才是生存之道。看起来时时刻刻都在被满足,实际上内心的空洞却越来越大;看起来很忙很充实,实际上空虚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某天回首,当初的自己已经很陌生,当初的理想或目标已是一片云。我们一定收获了什么,日子并没有白过,不过所得皆杂碎。
时时刻刻处在短、平、快的资讯洪流中,流于表面未及论证的高、大、上喧嚷会让我们躁动起来,觉得自己是在与时代共舞,潮流而前卫。于是,我们兴奋地追逐一个又一个的“引爆点”,围观并且指指点点,虽言在表达观点,实际上只是在发表成见,久而久之“认识壁垒”成形,到最后谁也无法说服谁,反倒变成了互骂傻逼甚至上升为虚拟的“生殖混战”。说白了,无法辩论的事情就是无法辩论,说不清的事情就是说不清,与其花费时间扯淡,或获得一点点可怜的多巴胺快感,还不如跳脱出来不参与“谁是傻逼”的证明。
我们常常忘记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想到哪里去。于是,我们经常不可避免地被裹挟,身不由己或无意识地“混日子”。能搞清楚自己人生的目的并且坚持走下去的人是幸运的,似乎普通人只能在无序与散乱中走完一生,所以“无常”。本质上,生命脆弱,不知哪一天即是终点,所以很多人说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前提是要有充分的自我觉知,有目的,有所求,有承担,而不是言不由衷、随风摆柳。比起财富的重要性,认清自己似乎更为重要。
利用传媒致富的人从来不在乎传媒是什么,但很显然传媒衍生的内容我们无法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只希望,我不会变成那个受传媒影响而变得糟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