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很少追剧,去年看这部电视剧也是受到队友影响。一开始看到题目,以为是讲都市家庭生活一地鸡毛的题材,没兴趣。直到偶尔跟着他看了一些片段,产生兴趣后,自己追完了后半部剧。
影片大致讲的是陈江河(小名:鸡毛)和骆玉珠夫妻白手起家的艰难创业之路,故事背景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史:
陈江河是一个雪地孤儿,被陈家村金水叔救回家,后来小小年纪一个人走南闯北,四海为家。骆玉珠小时候被亲生父亲卖给人贩子,后来巧妙将人贩子卖掉自己得救,到处漂泊。他们年轻时因为一次火车上抢窝头吃结识,相互依靠。后来又因其他原因分分合合,直至最终在一起,并艰难创业,成就最后的商业奇迹。
最近队友突然重温这部电视剧,我兴趣又来了,重新看了这部剧的前半部分。
第二次观看,对这部剧内容的体会更加深刻一些,个人感觉这是一部比较不错的商业题材的影视剧,很有教育意义。
*商业的角度
1.剧中陈江河、骆玉珠都是具备灵敏商业嗅觉的商人,头脑中总能冒出各种古灵精怪的点子,并将其实施,快人一步赚钱。
2.商业需要布局,走第一步的时候,就要想到后面第二步第三步该怎么走。在陈江河接手袜厂的时候,进日本新设备,他想尽一切方法去获取学习该机器的知识甚至对方的商业机密。当他和杨氏开始合作时,便已经想到注册自己的商标,提前三年布好了局。
3.骆玉珠为自己摊位没有客流焦虑,陈江河安慰她有些东西日子去养,例如客户。
4.骆玉珠守摊位的时候,陈江河无事,总在商场到处闲逛。很多人以为他放着好好的大厂长不做,来帮老婆摆摊,其实他是到处物色合适的产品,寻找商机。并在考察好众多产品后选择了三个系列的主打产品,重拳出击。尽管他表面看起来无所事事,但其实他头脑从未停止思考,这也是企业家的最基本特质。
5.商人眼里不能只有钱,还有信用。在生意艰难的时候,骆玉珠用全部钱进了一批仿牌皮包,碰上义乌政府实施打假,销毁全部仿牌伪造制品,他们陷入三角债的严重困境,客户方面要不到钱,供应商天天跟他们追债。他们不敢回家,连过年都是一家三口在外地挤在货车上过的。直到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和客户追讨回一部分货款,并把自己唯一的车卖掉,把钱还给多家供应商。从此信誉传开,生意渐渐步入正轨。
6.骆玉珠在初次见到尿不湿的时候就已经嗅到这是个赚钱的产品。因为厂商不看好国内市场,不做内销。骆玉珠要货不到,挺着大肚子直接坐长途火车到工厂,软磨硬泡厂长供货。在顺利提到第一批货的随货车回程路上,她小儿子提前出生。这个部分也看出骆玉珠的果敢和魄力。
7.创业的路上,陈江河总领全局,而骆玉珠是销售高手。两人的搭配堪称精彩,所以生意才能越做越好。
8.陈江河强调要会做梦,没有梦,这辈子生意做不大。
*夫妻的角度
1.第一次看这部片我是从后半部分追起,有很多细节都表现出骆玉珠护夫,开口经常是就是“我男人”,谁敢动他男人,她毫不客气反击。甚至当陈江河在欧洲遭受绑架,没能及时筹集赎金的骆玉珠直接飞到欧洲,骗绑匪陈江河是董事长才有权利筹够赎金,把自己和陈交换做人质,受到残忍折磨。当时我看这个部分我很震惊。觉得骆玉珠牺牲太大,陈江河背后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女人的支持,是他的幸运。
2.直至我重新前半部分的剧集,我才明白,是陈江河先成就的骆玉珠,骆玉珠才能成就陈江河。在陈骆两人年轻时准备结婚时遭陈的养父金水叔拆散,出走他乡落魄被一铁路工救起,报恩嫁给他。而陈江河到处寻找骆玉珠,第一次找到她时发现她已有幸福家庭有孩子,遂不打扰离去。后有一次打听到骆玉珠丈夫去世,她与孩子不知所踪,他也没有放弃过寻找,还把玉珠妈妈工作过的袜厂接手,改名“玉珠袜厂”。单身了八年,把刻有玉珠小时候画画的砖头一直带在自己手提包里,直到某次在火车站重遇骆玉珠。
3.重遇时骆玉珠的孩子已经8岁了,他视如己出,真诚地对待他,将他感化到愿意叫他叔到叫他爸。
4.陈江河为骆玉珠辞去大厂长职务,拒绝杨氏集团董事长托付独女杨雪。
5.陈江河为骆玉珠买回十几年前他们共同居住的房子,很多地方保留了当年模样。
6.陈回到义乌,拉着骆玉珠去银行,为她新开了账户,把自己全部积蓄8万块转存如她的账户。
7.每当夫妻之间有分歧闹矛盾,往往是陈江河先主动和好。
8.陈江河不会说甜言蜜语,但是以实际行动去爱骆玉珠,疼爱她的儿子。所以骆玉珠才会心甘情愿为陈江河付出一切,乃至生命。夫妻之间总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只有一个永远在付出,而另一半一直在汲取。这样的夫妻关系不对等,也不长久。
*待人处事的角度
1.陈江河是一个情商特别高的人,他无论对谁,上级领导抑或下属员工,竞争对手,他总能用让人舒服的说话方式与之沟通,这让我想起《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他的沟通话术总是恰如其分。
2.陈江河和骆玉珠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踏实勤勉,从不浮夸,只赚踏踏实实的一分一毫。
3.他们都是立场或原则坚定的人,尽管在创业之初骆玉珠曾经动摇过想进一批仿牌货赚快钱,但是这批货一个没出,最终也被销毁了。从此他们也坚定了商人从商必讲诚信。
4.感恩。陈江河和骆玉珠都是知恩图报的人,不过陈江河相比骆玉珠对人好的范围更加宽泛些,毕竟他小时候受陈家村村民恩惠,吃过百家饭。
尽管平时不追剧,但是在看到一部还算不错的连续剧的时候,还算感觉挺好,多少有些收获。在追这部剧的时候,我常常在深夜娃睡下后,和队友两个人就着一盘小菜,一块守着手机看,然后相互讨论某些点对自己的触动或启发。队友说看完这部影片最深的感受是“诚信”,我说不仅这个,还有“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当然,还有最最本质的就是,他们夫妻两个人身为企业家的突出特质,对商机有着极其灵敏的嗅觉。这也是他们的成功的最基本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