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写东西的习惯,平时经常逛那些写作者聚集的网站,有些平台,刚开始,觉得还不错,文艺男青年,文学女青年多,写写情爱,写写感情故事,也是正常路子,逛了一段时间发现,最受欢迎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教人办事的,比如,教你看书,教你拆书,教你PS,教你在职场升职加薪,教你在毕业后就月入一万,教你时间管理,教你成为斜杠青年,给自己挂一堆二逼称号,然后财富自由。我看过几篇,发现一看就头皮发麻,脚底抽凉,仿佛不按照文章写的那样,我就是个报废人,这辈子没起色。一堆虚头巴脑的东西,搞得头昏脑胀,但每次我写个文章,基本跟玩单机似的,鲜明对比。我总结了一下,教你办事的最受欢迎,其次就是鸡汤。
最近,也不知怎么,逛哪哪都是写作致富教程,据我总结,这还是教你办事范围内的。可能国内文明建设高潮来了,爱写作,也可能最近经济不景气,大家都想靠写作发点财。据我观察,那帮子发了财的并不是写作的,而是教人写作的。有些人努力,也勤奋,学完课就开始拼命写,鸡汤文,说明文,搞的全网都是,另一帮子,有智慧,脑子灵光,还没上完课就发现那帮孙子聚财的秘密:教啊!写你妈啊。那帮子从写作课出来的人,又开了写作课,这就导致,最近各种牛鬼蛇神都全都出来了,给自己安几个二逼名号,就能教人写作了,并且宣称:写作年入百万的秘密。
培训写作的人最聪明,教你写作是假的,他想挣钱是真的。话说回来,写作这东西,也确实可以功利。王朔说,自己开始写作就是功利的,就是想通过写作改变社会阶层。但他有天赋,加上精编故事,那时候也写哭了不少人。写作这玩意,目的可以功利,但确实不是培训能速成的,能培训速成的,也绝不会让人年入百万。搞清楚一个问题,写作也能培训,就是最起码的遣词造句,从汉字学起,从读书做起,肯定比看课程来的强。
写作永远不变的定律,只有六个,就是多看字,多写字。即便是花了钱,买的也就是这六个字。写作,第一看天赋,第二看努力。这就像李白和杜甫,李白是天才,学不来,花多少钱都学不来,杜甫是努力,你努力,你也行。这也如江弱水先生提到的,诗的博弈论,天才是博,努力是弈,精妙绝伦的句子往往妙手天得,而心思缜密的句子,往往要经努力推敲。天才发挥不稳定,努力发挥不出彩,真正年入百万的写作者,要么是羊羔,顺着时代的声音,要么就是跟随自己,也天才,也努力,也博也弈。只去博的结果不会差,只去弈的结果也不会差,差的只有那些没有博,只学习弈之法,就想写作赚钱的人。
仔细观量,也不光是写作,这两年各种课程层出不穷,都声称干货,我看了几个财富自由的秘密,看到凌晨几点,第二天还是老老实实上班打卡。仔细研究一下就发现,这帮孙子把自己吹的太狠了,之所以能给你上课,不光是因为他努力,最重要的是,他是主角,有光环,运气好,能上天。有的课程确实有用,干柴烈火,熊熊的知识火焰,但大部分,都挺湿。这就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一方面,培训师越来越多,都搞知识付费,圈一个是一个,另一方面,社会风气严重浮躁,现在哪个年轻人不想财富自由,哪个不想突破社会阶层,到达高端阶级,问题是,有几个真正脚踏实地了,真不好说。我管这种培训机制叫迷茫人的收集游戏,来的人都是迷茫的,谁来谁迷茫。每次社交媒体上看到这些玩意,都觉得这时代有病,而且是病人自己造成的。
这个世界是那帮孙子捏给我们看的。这道理,多数人好像不懂。
文/满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