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特别强,我读过他的很多文本解读的著作。他提倡一线教师一定要进行文本解读,尤其是对文本“素读”的能力。所谓“素读”就是不追求深入理解,拿起文本进行深入的读、反复的读、逐字逐句的读、细嚼慢咽的读,有其是要珍惜自己的第一感觉,保持对文章的陌生感。
我曾经模仿过王崧舟老师的课,参考过他的很多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但是对于文本解读却从来不敢涉猎,自知浅薄无知,实在不敢尝试。但今天在备课之余看到弯弯老师的文本解读文章,一时之间被鼓舞,我也“鲁班门前弄大斧”,就着《落花生》这一课的备课经历写一写自己的拙见。
首先“落花生”这个题目就值得玩味,在我的家乡向来称呼它为“花生”,为何在本篇文章会被称为“落花生”,这“落”与“不落”之间又有何深意?查阅资料才得知,花生之所以被称为落花生是因为它有一个“绝活”,花生的花在落了以后,其子房柄会钻到土里,然后在土里长成荚果,如此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所以花生也就被称为落花生。也就是说花生的果实实在花落之后才于地下结出,自然不能像桃李之辈让人们观察到其从开花结果成熟的一系列过程。要想知道它是否成熟必须要将它深挖出来才能看见。
在准备开辟荒地种花生时,母亲说到: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母亲为什么不选择种其他作物,偏偏选定了花生?从“那么爱吃”可以见得,因为“我们”爱吃花生,所以才选择了种花生,有因有果,自然也为下文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做了铺垫,而“我们”对于种花生这一提议也十分赞成,自然也“非常高兴”。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到后来收获,过程写得很简洁,因为不是这篇文章重点描写对象,所以一句话带过,这考验一个作家对文章内容的取舍能力,对我自己也很有启发,以后再写作一定要学会详略安排。
花生收获之后,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还要专门请父亲来品尝,吩咐在后院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读到这里我有疑问,为什么要专门请父亲过来,按说父亲是这个家里的一份子,为什么种花生的过程父亲没有参与,但是收获花生时却仍然要请父亲过来?
我想父亲一定公务繁忙之人,所以这个节其实就是为家庭聚会、共享天伦之趣而办。所以即使那晚的天色不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读到这里我更加笃定自己的猜测,通过查阅资料才得知,作者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位爱国诗人,也是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后,因日本占领台湾,他携家眷搬到福建龙溪生活。他公务繁忙,自然很少参与家庭活动,所以说父亲的到来“实在难得”。
地点定在后园是因为花生就种在后园,在品尝花生之际一抬眼就能看到花生生长的地方,进而想起花生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为后文议花生做好铺垫。
在父亲让大家说一说花生的好处,我和哥哥姐姐们一口气说出了花生的三个好处:味道美,能榨油,价钱便宜。父亲没有否定这些好处,指出它另外一个“最可贵”的好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让人一见就心生爱慕之心。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在这里父亲着重夸奖了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的特点。但对于像苹果、桃子、石榴等令人倾心的水果,我们应该怎样看,又该如何引导学生看待这些事物?难道做人就一定要朴实无华才好吗?像桃子、苹果、石榴之流不也挺不错?
在这里需要引导学生质疑,花生的这些特点是与桃子之类做比较,想要突出像花生这样默默无闻不容易被发现的特点,并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价值,之所以这样对比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很容易被那些光鲜的人或事物吸引,但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更让人敬佩。
最后本文的主旨用作者的一句话做了总结: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我们和父亲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谈到深夜,说明这话题触动了大家,产生了很多的话题,同时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家庭聚会,父亲又会对我们说什么呢?这些话又会对“我”产生什么影响呢?
这篇文章是虚构的,是许地山所讲述的自己作为孩子的身份讲述自己父亲那一辈的事情。但是故事虽为虚构,但我想他从自己的父亲那里受到的言传身教一定不比这个故事里的少。也许这个虚构的故事就是从父亲无数次教导他的故事中演化出来的一个。因为我们中国人向来看重父母对子女的传承,中华优秀的爱国文化、孝道文化等等都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得以流传而来。所以我笃定这个故事看似虚构但它的底色却是真实的。
再看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许地山的生活经历:许地山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出生,经历了国家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艰难时期,他随父亲奔波,从台湾迁居到福建,之后又到缅甸任教,经历了许多艰辛。
中国的历史背景:《落花生》创作于1922年,此时中国正处于“五四”运动时期,许地山积极加入反帝反封建的队伍,积极发声,贡献自己的力量。
《落花生》是许地山的一篇散文作品,通过一粒不起眼的花生为切入点讲述了应当成为有用的人的道理。文章借一件极其微小的事件,极为朴素地表达出父亲对孩子们成长的希望。朴实无华的意象,简单易懂的道理流露出作者的志向与追求,对人们也有极大的鼓舞。
这篇文章无疑是对许地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他的笔名就是“落华生”。至于他究竟是在取完笔名之后才写了《落花生》,还是写完文章后又取了笔名,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花生的这种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作者所赞扬并践行的。无论是文章影响了作者,还是作者想以文章明志,都不是一个太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需要向孩子们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需要传承的精神。
其实把这个道理在讲给孩子们听非常及时,现在的生活充斥着消费主义、外貌协会,主流导向让人越来越关注外表,鲜有人愿意停下来关注一下内在的美,我希望通过这个简洁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内心多一项评判标准,让他们不至于变成一个只关注外貌,却不注重内在的肤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