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点43,怕儿子迟到他的吉他课,给他播去语音电话,儿子接电话就说,妈妈我作业还没写完,我不想去上课,我用生硬的语气提高音量说:你和老师约好的时间,你不能让老师等。“可是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完,我不想去”“去吧,快点,作业的时间可以调整一下”“我不去”“你答应老师的,怎么能不去呢,你得遵守约定啊”儿子把电话挂掉。
如果不是刚刚听了张导的定性思维分享,我不会想到复盘儿子上吉他课的这件事,儿子去了那就算了,如果没去,我回家估计会好好教育他一下,说什么做事要遵守约定啊,什么说话要算数啊。最后落个心情不爽,接下来一系列的不爽…在这件事上我的定性思维点是,孩子一说不去上课,我就认为是孩子想逃避,想在家玩游戏不去上课。所以心里的说服孩子的话一股脑的冒出来。孩子说不想去上课,我应该问问儿子遇到了什么困难吗,昨天答应老师的今天怎么突然改变了?让孩子说说他不去的理由,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去还是不去,并且告诉儿子,妈妈支持你做出的选择。
一是锻炼我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是锻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三是培养了我们的亲子关系,我给到孩子的是支持而不是要求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