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韩寒导演的那部《后会无期》的电影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是这样的------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这是韩寒给爱和喜欢下的一种定义,这个定义很成功,随后它的衍生品也相继诞生了,譬如-----爱就是会为对方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
我们平凡人说爱是思念诸如此类的定义,只是一个大众都同意的认知,而不会像这句话一样,频繁的出现在朋友圈里,文章里,重要的是,还停留在我们脑海里,心尖上。
但是昨天韩寒老大哥通过公众号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当时只是突发奇想,随手一写,图个押韵,那时要是写了“喜欢就是克制,爱就是放肆”呢?
当时我就替小情侣们捏了一把汗,我平时和别人聊天的时候,那些有对象的人,对于这句话,大部分都有一种认同感,而且也会有不少情侣拿这句话来衡量自己对象的行为于自己而言究竟是爱还是喜欢。
可是韩寒老大哥说了,事实是……
这不是很奇怪吗?对象是我们的,恋爱也是自己谈的,所有直观感受和魂牵梦绕都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明明一切都是我们亲力亲为啊,为什么到最后却要用别人的说辞来评判我们所有的感受,我们自己不可以吗?
我的答案是,我们自己也可以,但是我们说不出那么准确、易懂和经典的话语,让人一看立马觉得,真的好有道理的样子,这就是自己一直想要寻找的答案。
就像前一段时间电影《无问西东》里面,梅老师给“真实”这个词下的定义------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漫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随后这句话就出现在各篇影评中,所以我认为梅老师给真实这个词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
对于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普通人缺乏的是一种描述能力,我们感受到了爱,也的确知道自己处于爱之中,但是我们无法用一种明白的语言去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通过我们的表达就能够准确知道我们的内心感受。
简而言之,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对内心各种情绪下定义的能力。
人的情绪,千奇百怪,每个人对情绪的理解大致相同,差别少许。但倘若别人问我们某某情绪究竟是个什么感受,就我本人而言,我能用语言回答上来一点,但是通常要手舞足蹈加以前的事件描述,才能凑出一个答案给对方,因为我说不出韩寒那样的话,也说不出梅老师那样的答案。
所以说,文科思维是一种很神奇的思维,通过它的表达,我们对于名词解释这类的概念就会变得容易理解,但只能是理解,却不像理科那样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比如说描述喜欢一个人的状态,需要读者理解的描述是: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百里,不问归期。这话听起来就特别暖,不问归期,有一种今生今世非你莫属的感觉。
而不需要读者理解的描述是:就算是微风的话,每小时五公里,你喜欢那个人也不过两个月而已。这话听起来就很欠揍,说的的确非常对,但实际上就是有问题。
我们缺乏了这种能力,以至于我们想把那种美妙的感觉记下来时,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怎么写都会觉得表达不够完美。
那些我们深以为然的话,是因为它说到了我们心坎里,并且准确的表达出了我们的感受,不仅如此,用的词还特别恰当,自己则不一定能够写出来。
因为这样,我们的些许情绪活在别人的笔下。
如果读书真的破万卷,下笔真的能有神,这倒不失为一个拯救自己情绪的方法。
怕只怕破了万卷,自己的情绪还是要别人来描述,这就惨了,所以何止是电影,还有书籍啊、文章啊、那些我们非常认同的东西都可能是在我们自己的帮助下安慰自己,因为我们不可以,所以我们借助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只不过除了安慰、赞同也有可能是欺骗,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