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野菜的一份子,黄鹌菜怎么就被人嫌弃了呢?

汪曾祺老先生说长在河边的野生藜蒿的味道“感觉就像是春日坐在小河边闻到春水初涨的味道”“,野菜中的香椿则是“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那些新鲜野菜的味道,总是让人念念不忘。可是,在这个号称“家菜不及野菜香”的年代,长了满地的黄鹌菜却并不像其他的野菜一样大受欢迎。

黄鹌菜,在它还没有开花的时候,是不容易被辨认出来的。可是,只要春天一到,你就会看到马路边、草地上、田边、野地……满眼都是这种在长长的细杆上开满像小黄菊一样的野菜。

它的外形跟蒲公英很像,虽然最后它们的花朵也都会变成一个小绒球,可是,只要两个的花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黄鹌菜的花没有蒲公英花的大气。黄鹌菜是一条细细长长的小杆上面开着一堆的小黄菊,而蒲公英花是一枝粗茎上只会顶着一朵小黄菊。

有一个简单的区分蒲公英和黄鹌菜的方法,就是用手一下它们的叶片,比较光滑的是黄鹌菜,叶子上有细小毛刺的就是蒲公英。

蒲公英可以食用,黄鹌菜的嫩茎和花也可以食用。黄鹌菜,在历史上也是救荒菜。

《救荒本草》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是明成祖朱棣的弟弟朱橚所著,里面就收录了黄鹌菜。

“黄鹌菜,生密县山谷中,苗初塌地生。叶似初生山莴苣叶而小,叶脚边微有花叉,又似孛孛丁叶而头颇团;叶中撺生葶叉,高五六寸许。开小黄花,结小细子,黄茶褐色。叶味甜。”

在清代吴其濬所著《植物名实图考》称黄鹌菜为黄瓜菜,其记载为:“黄瓜菜,《食物本草》始著录。似苦荬而花甚细,《救荒本草》黄鹌菜即此。此草与荠、苣齐生,而味肥俱不如,彼为膏粱,此为草芥矣。翦以饲鹅,盖鸡鹜不与争也。”

由此可见黄鹌菜是一种可以用以救荒的野菜,但也指出了黄鹌菜的味道不好,用来喂养家禽的话,除了粗食的鹅不会挑剔它,黄鹌菜,是连鸡、鸭都不愿意去吃它的。

黄鹌菜不让人待见的原因是黄鹌菜的味道带苦。带苦味的野菜,本来就不让人待见,而苦味较重的黄鹌菜就更加不受欢迎了。

但是如果会处理黄鹌菜的话,那也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野菜的。黄鹌菜炖汤,清炒,凉拌都可以,做法也是很多的

蒜末凉拌黄鹌菜,黄鹌菜炒肉片,黄鹌菜炒鸡蛋……还可以用黄鹌菜包饺子,也可以做成油炸黄鹌菜肉丸子。

不过要记住,想要食用黄鹌菜的话,最好采摘黄鹌菜最嫩的部分,越嫩越好,这样苦味才会没那么重。

焯一下水,就可以减轻黄鹌菜的苦味,如果想要彻底的除去苦味,则要多过几遍凉水,边换水边清洗,也可以挤掉它的汁液,在多次重复之后,苦味自然就不会有那么重了。若是懒的话,焯水后再浸泡一天之后再食用就能去掉苦味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菊科所有开黄花的植物之中,在全国最常见的,估计就是黄鹌菜了。地不论南北,境不别城乡,时不分四季,在草坪、路边、石缝...
    浅笑一盈盈阅读 7,765评论 0 0
  • 深秋入冬季节,田地里空旷旷的没有了生机,楼下3平米大小菜地里长出的,不知是菜还是野植物,叶子嫩绿肉厚,看着像是...
    雨荷悄悄阅读 8,556评论 0 5
  • 在旧书摊上发现一本《救荒本草》,是1959年中华书局根据嘉靖四年刻本影印出版的版本。封面已经不在,缺页也太多。很想...
    螺丹阅读 9,276评论 41 127
  • 【鼠曲草】亦名清明菜,全株有白色绵毛,民间草药名叫“追骨风”,属菊科草本植物。江浙地区民间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
    欢哥007阅读 7,036评论 5 11
  • 最近拍了很多黄色的小花,有很多花长得特别像,不去认真辨别,很难看出它们的不同。黄鹌菜就是其中一种,黄色的野菊花,总...
    夏云梦阅读 4,801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