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理了孩子养成拖沓习惯的原因及如何改掉拖沓习惯的建议,接下来我会陆续归纳整理一些具体事例具体分析后的建议及措施。
生活习惯
“生活四大件”起床、洗脸、吃饭、睡觉。当然生活事件远不止这几件,还有穿衣、出门、收拾…甚至更多。
针对起床,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自然的起床环境,首先家长必须自己先起床,给孩子准备好可口的早餐,同时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或者孩子特别喜欢听的音乐,唤醒孩子时不急躁、不催促,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今天早上要穿的衣服,培养孩子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秩序井然,固定的起床、作息时间,在此,父母自身的生活习惯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如果父母天生爱赖床,爱磨蹭,你的孩子必定也会有这样的习惯,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习惯上有拖沓的习惯问题时,先从自身找原因,看看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将生活事件安排的有秩序,有条理,家长务必要记住,从孩子出生起,就不要随意打断孩子做得任何一件事,即使不得已要打断,也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几点结束或者再延长几分钟,将具体的时间落实到位,不仅尊重了孩子,同时也立好相应的规矩,一旦时间到了,不讲条件、不等待、不代劳,这“三不”尤其要严格执行。
吃饭是最常见的拖沓习惯,出现最多的现象是,如果是家长喂,孩子很快就能吃完一碗饭,可一旦让孩子自己吃,也许1个小时,也许2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也还没有吃完,于是家长要么催促,要么代劳,尤其冬天,家长觉得孩子自己吃的慢,饭冷了孩子吃了不好,于是首先想到的就是“算了,我来喂吧!”孩子之所以不喜欢自己吃饭,因为他知道会有人喂我,我可以不用自己吃。最糟糕的是,孩子一边看电视,家长一边喂饭,两人搭档的还无比默契。一旦有一次这样的行为,孩子从此就记住了,慢慢的,他已经不会自己吃饭了。所以大部分孩子吃饭拖沓的原因是因为家长干涉与包容的太多,务必要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习惯,制定好吃饭的时间,如果时间到了,他还没有吃完,那就收掉不要再吃了,这一点我在前一篇文章里也提到过。吃饭本就是属于自己的事情,不存在老人常挂嘴边的那一句“小孩子的胃很娇嫩,稍微饿一下就要饿坏的!”毕竟饿不饿还是孩子自己知道,如果真的不饿,也不用逼他,如果饿了,他自然会吃,其他并无再多道理可言。
给孩子制定好相应的规矩,落实好执行力是否到位,家长孩子一起执行。同时作为家长更多的去征求孩子的意见,不以家长自己的时间节奏来要求孩子,不随意打断孩子,孩子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中,积极鼓励孩子,不打击他,不说挫败的语言刺激他,因为低落的情绪更加容易导致孩子拖沓,心情的好坏特别影响做事的动力,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是一样的。
今天归纳整理关于改掉孩子生活事件拖沓习惯的一些建议与措施,明天整理并介绍关于改掉孩子学习过程中拖沓习惯的建议与措施。希望从明早起床开始,家长就可以尝试换一种唤醒孩子起床的方法了,温柔一定比严厉更让人能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