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清朝在不断的博弈中,双方的军事制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要用固定的眼光来看待明军或是清八旗,不同时期的明军与清军的兵种和战术都有不小的变化。
在萨尔浒之战前,明军主要有两方面的威胁:一是北方的蒙古骑兵,蒙古骑兵基本都是小规模入寇,没有完整的军事建制,其武器装备落后,一般并不恋战,劫掠完就走,所以用车营战法配合火器战法完全可以抗之;二是东南沿海的倭寇,倭寇一般都是以轻甲步兵为主,所以用竹制武器与其他兵器结阵也能抵御。
总结而言就是车营战法和步兵战法,这也是明军主要的两种作战方式。
萨尔浒之战,也称辽东之役。此战中,明军这两种战法完全失效,并没有对八旗造成太大伤害。
除了后金以多数兵力各个击破的原因之外,从《满文老档》中也可以看出八旗士兵的战术。
其一,在应对明军大规模入寇的情况下,后金方面动员了所有能战的男丁。由于各旗都是父子兄弟,父兄在前,儿弟在后,这种站位不仅是以老带新、锻炼新兵,也能让将士们不敢轻易后退,奋勇向前。一旦溃散,后果可想而知。
其二,在与杜松、马林作战时,努尔哈赤多次命令将士下马作战,待明军的火器第一波射击之后,才命令步兵冲锋,弓骑兵一波迂回压制,重甲步兵清除路障、战车冲入敌营近战,或者直接命令下马冲锋作战。在宽甸方向作战时,浙兵为了保持阵容,始终未能被八旗攻破,但八旗却用弓箭与之火枪对射,最终被虐杀殆尽。
这三次战役,八旗除了对明军在人数的优势之外,由此也可以看出八旗兵种并非是蒙古骑兵,严格来讲应该是重甲步骑兵和弓骑兵。这应该是努尔哈赤蛰伏多年才起兵抗明,为的就是研究克制明军的战法。
很遗憾,由于杨镐的无能,明军被各个击破,使我们没有看到明军与八旗在人数相当、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的战果。不过,在八旗第一次入寇,明军在保卫京城时却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言归正传。
自萨尔浒之战后,特别是丧失沈阳之后,明朝上下在战术上形成了高度统一的认识。《熹宗实录》中,天启元年徐光启在上书天启皇帝时就曾提出“置炮城外委以资敌”的问题,建议“坚壁清野”、“待其来攻”。
不过,在孙承宗与王在晋的论辩中,两人却在战略上产生了分歧。
孙承宗在袁崇焕的支持下,以积极的作战方式,利用小堡步步推进;而王在晋对此持否定态度,若是八旗在攻打小堡时,因为当时明军没有野外支援的能力。
由于王在晋的方案过于消极,他建议放弃关外所有城池,坚守山海关,这种方案自然引起知识分子的抨击。再加上袁崇焕在关外一战,使得朝野瞬间倒向了孙承宗。
其实,孙承宗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有两手准备,一方面是培养一支可以野战的路队,另一方面也着手收复失地。不过,正如王在晋担忧的那样,后金围攻小堡时,孙承宗的野战军还没有成型,这支野战军也是在后金第一次入寇而一战成名的、被后世所称道的、所谓的“关宁铁骑”。
也很遗憾,我们也没有看到袁崇焕实现诺言的那一天。不过,当时明军应该已经完成了兵种与战术的转变。
后来,孙元化训练的第一支完全持有火器的部队被孔有德等人的反水而导致流产,就标志着后金的火器发展必定会更上一层楼。特别是汉八旗的组建,更是使后金的兵种趋于完善,使明朝完全失去了优势。
清军始终利用自己的优势,利用明军的弱点,从而一步步发展壮大和削弱对手。
总而言之,明军与八旗的军备、兵种和战术就是在一次次的对抗中不断变化,而不能完全以固定的眼光来看待。
历史是不可逆的,中国人爱谈政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历朝历代的衰亡都是由政治因素引起的,军事、经济都是其中的一方面,而不能作为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