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现在为这个问题烦恼的绝不仅仅是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就说:“写基金申请,能讲出一个好故事非常重要。”,后来工作也发现,申请各种课题和进行项目答辩时,那些握有决定权的人可能真的只听得懂你的故事。看来,讲故事已经开始变成了一个基本能力,而讲出一个好故事,才有可能让你脱颖而出。那怎么讲出一个好故事呢?
好故事不会凭空出现,只能靠写作者一点点创造和发掘,换言之,好故事必须强求。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的第二章指出要想构思出一个好故事,应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考察:故事的范围,故事的主题,故事的报道方式和故事的报道角度。虽然这本书是写给那些有志于成为记者的人,但是这四个方面也能够给我们这些需要好故事的人一点启发。
下面开始发掘故事之旅。
故事的范围
本书的作者布隆代尔作为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看到过无数的记者怀揣着一片热忱,却只能写出规模庞大、无法说清楚的作品。他认为,与其这样,还不如写出一篇信息有限却讲得精彩的文章。而之所以会出现作品规模庞大却说得不清不楚,原因在于什么都想说。
记得当年我写作文的时候,很多次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面对给定的题目,各种想法喷涌而出,每一个都觉得很好,然后一股脑倾泻在试卷上,结果每次的作文分数都很可怜。老师给的评语就是“面面俱到,但说的太浅。”刚开始我还不服气,我觉得自己写的多全面,可是后来读的书多了才发现,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必定不是面面俱到的文章,什么都有的是百科全书,但是有深入思考的绝不是百科全书。
解决的办法就是先绘制出整个故事的所有边界,然后再后边界里选择出一小块自己认为重要并值得深入的区域,最后写出范围有限却主题明确的故事。
我之前曾在单位申请过一个课题,申请和答辩时把课题要做的事情讲的是天花乱坠和洋洋洒洒,但答辩结果却不太尽如人意。想对比的是另外一个同事,他却只讲他的研究课题是一个很狭小的范围,反复强调反而效果很好。由此可以看出,故事的范围很重要,而且要根据情况进行筛选,务必要找出最值得写或者别人最愿意听的部分。
故事的主题
作者在他每次写稿之前,都会把主题陈述视作最重要的写作。他认为这么做会让他明确什么才是故事的主动力。好的主题陈述简单明了,没有细节,只是鲜明准确地勾画出故事的主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写作严格控制在主线范围内,以后的素材查找和累计也完全围绕着这个主题,可以最大程度上将这个点说透。
还以我申请课题举例,我洋洋洒洒地说了很多导致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目标,虽然通过来答辩,但是在课题进展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无用功,比如经常会查找很多资料最后却发现其实没什么用。而我的同事限制好很狭小的范围,主题也很好提炼,结果他虽然做的工作比我少很多,但是最后的效果却要超过我的,而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他得了奖我没有。
故事的报道方式
作者一共介绍了两种方式:缩微型特写和综述型特写。
缩微型特写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将抽象、复杂的信息变成具体、形象的例子,结构上更容易组织,能够将分散的元素串在一起。但缩微型特写也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如果报道的对象引不起读者的兴趣,那么,结果将是毁灭性的。
综述型特写的优点在于记者不会局限在单一的对象身上,让作者有最大的报道空间,通过不同场景的转换,能够加入更多不同的元素。但它的缺点在于记者很可能面临素材不足的问题。为了避免重复,综述中应包含多种不同的影响和反应,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有可能是是一篇信息重复语气单一的综述。
写作中,是故事决定了要选择用哪一种方法,不是个人的喜好。我看过很多单位里优秀个人的报道,那些写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报道无一例外全都是微缩型的。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时候要写工作总结,这时候仅仅罗列工作的成果显然不够,还要围绕着个人的成绩进行描述。一个人想让人印象深刻,绝对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故事的报道角度
作者说故事要有强调有重点。要去发掘故事中潜在的喜剧、悲剧、讽刺或者冲突。一个故事好看,绝对不会是平常人物的平常反应。为什么美国大片好看,因为它天然预设了两个相反的立场,正义和邪恶的对抗,所以人们愿意看。为什么很多报道感人,因为里面讲述了主人公跟困境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什么课题的意义重大?因为它正好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这些都是可以发掘的因素。记得上学时老师讲过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写故事之前好好的思考一下这四个方面,不要顺着自己的流水账思维来写作。看过这四个方面,才知道好故事都是强求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