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升初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今年又遇上疫情,开不了学,父母们更是绷紧神经,时刻关注各种小升初政策、学校招生信息的动态,没有一刻敢放松。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父母即使操碎了心也无怨无悔,这就是现在很多父母的状态。
今天,相信很多佛山小升初的父母都看到了今年关于小升初的政策,今年的政策基本上就是两大块:对口小学直升和摇号,估计这样的方式应该是不会变的啦!
今年我女儿也加入小升初的行列。其实,我个人还好,没有很紧张的感觉,不夸张地说,在我女儿四年级的时候,就听身边的朋友在讨论小升初的话题,那个时候我还不太理解与感受到她们的心情。那时我觉得,不就是升个中学吗?需要那么紧张吗?但是,随着我女儿离小升初时间越来越近,我就感觉到身边朋友的压力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去年的6月份,看到佛山这边小升初民办学校的考试,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朋友发孩子赶考的图片和视频,很多孩子在那一天,从早上九点考到晚上十点,学校门口真的是人山人海,道路大塞车,那个场景一点都不输给高考。
现在,随着毕业阶段的临近,学生、父母、教师均显露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调查显示,父母带给孩子的压力是最大的。那么面对小升初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配合,如何尽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指导。我认为父母应该明确三个核心词:理解、转变、指导。
一、理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成长中的朋友,最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学习状况。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多关注孩子的动态,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
举个例子:有段时间,感觉到我女儿也有点焦虑。虽然,在我们家庭,我和老公都是崇尚赏识教育,从来不给两个孩子任何学习的压力,但是我们家姐姐是一个非常自觉懂事的孩子,她自己给自己订目标,自己给自己压力,加上学校的老师肯定也会跟学生们说小升初的事情,老师肯定希望学生都能考上好的学校,我们家姐姐学习还是不错的,老师都很器重她,加上她那段时间学校比赛比较多,经常落下课程,所以在学习上有点掉队,她非常的着急,有时候就是这样,越着急越做不好,就越焦虑。看到她那个状态,说实话,我很心疼,也能够理解。于是,我就慢慢的开导她,帮她分析掉队的原因,然后制定改正的方法,同时,告诉她,不要整天想着要考那个中学,调整好心态,按照原定的计划去执行,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学习,用平常心去面对小升初,然后帮她分析,每个学校都有差生和优秀生,最后不管上那个学校,最终靠的还是自己。这个时候老公也过来啦!说了一句话让她信心大增。她爸爸跟她说:你这么优秀,如果那个学校录取你,是她们的荣幸!
二、转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期待和愿望。也是自古以来,做为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观念。正是这样的观念,使得家长们重试每一阶段的入学考试,总觉得名校就是孩子最好的学校。为了读名校家长为孩子报考各种补习班和竞赛,为考名校增加砝码。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有误的,这些都是围绕着考试成绩而产生的想法。曾经有过一种论点:由于父母当年所受教育有限,所以更期待孩子能饱读诗书,对孩子期望过高情有可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固然很好,但必须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帮助他选择走适合孩子的路,而不是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心愿。
父母观念的转变会为孩子的考试大大减轻压力,促进其更好的复习备考,正常发挥水平。有的家长特别注重每次模拟考试成绩的变化,要求孩子考100分,就绝不能考99分,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这样使得孩子对于分数的敏感超出了实际的复习,往往在考试的时候担心考不到父母的要求而过多紧张,反而适得其反。那么,家长应该明确考试只是一种检查学习成果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不要过分要求孩子的考试分数。那怕是最终的入学考试也要轻松看待。有时候,正是因为家长的期望过重,给孩子造成了过重的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平时表现优秀但考试失常,这就是所谓的怯场。
另外,父母要避免攀比心理,不要总是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去比,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体,都有各自的优势,都有自己不同的花期,我们要拿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用显微镜去看孩子的缺点。
家长们应该把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做为重中之重,而不是以考高分来给孩子施加压力。家长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以毅力、意志、责任、理想等为重点的养成教育。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孩子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以及优异的品德。
三、指导
父母的正确指导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力量,每个家长要从监督学习,督促成绩变成孩子成长的引导者与知心朋友,多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交流成长中的烦恼,给出最恰如其分的指导意见。在小学毕业考试前期,家长最好不要一味的唠叨,总是用语言打击孩子,而是密切观察孩子的学习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策略。
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疏导,在学习方面,多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帮助孩子分析他们的优势和弱点,指导他们复习备考的重点和策略;多宽容孩子不理想的成绩,不要训斥,不要针对不理想的状况过多的评价,保护孩子的自尊,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角色是“教练”,引导孩子去思考,而不是替代孩子去思考。
总之,学习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所以,需要我们父母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等待,当然,需要更多的信任与支持!
此文送给小升初的父母,让我们一起共勉、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