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于“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初以荫补入官。隆兴元年(1163年),吕祖谦登进士第,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累官直秘阁、主管亳州明道宫。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后追封开封伯。景定二年(1261年),配享孔庙。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题听雨轩》
弟兄真乐有谁知,颇忆苏公听雨诗。小院深沉人静后,虚檐萧瑟夜分时。对床梦寐归灯火,浮世身名付酒巵。书册一窗生计足,怡然戏彩慰亲思。
(按:听雨轩,在开化马金包山,汪观国、端斋兄弟创建于宋·淳熙年间,后改包山书院。朱喜吕祖谦著名的“三衢之会”在此举行。)
《送别》
折柳长条日半斜,阳关迟唱进流霞。金乌送煖迷烟树,采鹢乘风但浪花。江水应连湖水绿,关山宜并越山嘉。鹡鸰声远同明月,先照包山孝义家。